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2 建立自由贸易区及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 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.1 关税同盟理论 | 第14-16页 |
2.1.2 自由贸易区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3 关税保护理论 | 第17-18页 |
3 中国—东盟贸易概况 | 第18-26页 |
3.1 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 | 第18-22页 |
3.1.1 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| 第18-19页 |
3.1.2 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具体降税安排 | 第19-22页 |
3.2 中国—东盟双边贸易关系发展情况 | 第22-26页 |
3.2.1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.2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| 第23-26页 |
4 优惠关税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26-32页 |
4.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| 第26-30页 |
4.1.1 贸易引力模型基本思想 | 第26页 |
4.1.2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说明 | 第26-28页 |
4.1.3 模型形式及符号说明 | 第28页 |
4.1.4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| 第28-30页 |
4.2 引力方程回归结果及分析 | 第30-32页 |
5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32-39页 |
5.1 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| 第32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32-39页 |
5.2.1 设立科学的关税削减模式 | 第32-34页 |
5.2.2 关税政策与非关税政策配套运行 | 第34页 |
5.2.3 将中国—东盟自贸区的发展与“一带一路”紧密联系 | 第34-36页 |
5.2.4 密切关注东盟成员国的动态 | 第36-37页 |
5.2.5 推进中国和东盟中小企业合作 | 第37页 |
5.2.6 积极开展自贸区战略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