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2 程兆熊“性情之教”思想的渊源 | 第17-24页 |
2.1 率意自然的性情 | 第17-19页 |
2.2 现代新儒家的风云际会 | 第19-21页 |
2.3 中西思想的滋养 | 第21-24页 |
3 程兆熊“性情之教”思想的内涵 | 第24-37页 |
3.1 从“心性之学”到“性情之教” | 第24-27页 |
3.2 “性情之教”与生命之学 | 第27-31页 |
3.3 以“仁”教为核心 | 第31-37页 |
4 程兆熊“性情之教”思想的践行 | 第37-57页 |
4.1 中国文学与“性情之教” | 第37-42页 |
4.2 中国农业与“性情之教” | 第42-45页 |
4.3 中国庭院花木与“性情之教” | 第45-57页 |
5 程兆熊“性情之教”思想的现实意义 | 第57-63页 |
5.1 提升审美能力,形成完全人格 | 第57-59页 |
5.2 去除繁杂物欲,选择简单生活 | 第59-61页 |
5.3 找寻生命意义,重构生命价值 | 第61-63页 |
6 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录 1 | 第69-70页 |
附录 2 | 第70-7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2-7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