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欧洲哲学论文--古代哲学论文--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(公元前5~前4世纪)论文--唯心论哲学学派论文--柏拉图(Platon,公元前427~前347年)论文

柏拉图的正义观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1 绪论第6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及价值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价值第6-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8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内容与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2 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2-18页
    2.1 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第13-14页
    2.2 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理论根基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苏格拉底的政治态度与哲学思想的影响第15-18页
3 柏拉图正义观的主要内容第18-30页
    3.1 正义的本质第18页
    3.2 正义的构建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城邦与灵魂的三分结构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城邦与灵魂的四种美德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第24-26页
    3.3 正义的目标与实现途径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正义的目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正义的实现途径第26-28页
    3.4 柏拉图对《理想国》中正义观的反思第28-30页
4 柏拉图正义观的评价与启示第30-38页
    4.1 柏拉图正义观的评价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柏拉图正义观的历史局限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柏拉图正义观的历史贡献第31-32页
    4.2 柏拉图正义观的启示意义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建立完美德性的意义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第32-38页
结论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黑格尔《精神现象学》中的革命观
下一篇:程兆熊“性情之教”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