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6-25页 |
2.1 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| 第16页 |
2.1.2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2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阐述 | 第17-19页 |
2.2.1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目标 | 第17-18页 |
2.2.2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18页 |
2.2.3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途径 | 第18-19页 |
2.3 国家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3.1 国家治理理论 | 第19页 |
2.3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3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3.4 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4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机遇和挑战 | 第22-25页 |
2.4.1 对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机遇 | 第22-23页 |
2.4.2 对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挑战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——以江苏泰州市为例 | 第25-35页 |
3.1 泰州市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取得的成效 | 第25-28页 |
3.1.1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目标明确 | 第25-26页 |
3.1.2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途径多元 | 第26页 |
3.1.3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丰富 | 第26-27页 |
3.1.4 政府财务信息会计核算体系初步形成 | 第27-28页 |
3.2 泰州市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1页 |
3.2.1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数量较少 | 第28-29页 |
3.2.2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| 第29-30页 |
3.2.3 政府部门“三公经费”披露还有改善空间 | 第30页 |
3.2.4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| 第30-31页 |
3.3 泰州市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成因 | 第31-35页 |
3.3.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还未形成体系 | 第31-32页 |
3.3.2 政府忽视财务信息外部使用者的需求 | 第32-33页 |
3.3.3 政府还未形成主动全面公开的意识 | 第33页 |
3.3.4 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地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 | 第35-40页 |
4.1 明确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目标 | 第35-36页 |
4.1.1 进一步明确解决受托责任履行和决策有用性的总体目标 | 第35页 |
4.1.2 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的具体目标 | 第35-36页 |
4.2 完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项目和内容 | 第36-37页 |
4.2.1 完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项目 | 第36页 |
4.2.2 细化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36-37页 |
4.3 建立健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体系 | 第37-38页 |
4.3.1 建立完善的政府财务审计体系 | 第37页 |
4.3.2 健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考核评价 | 第37页 |
4.3.3 健全政府财务信息监督机制 | 第37-38页 |
4.4 完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 | 第38-40页 |
4.4.1 建立地市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| 第38页 |
4.4.2 建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4.3 建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保障制度 | 第39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