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--外层空间法(宇宙法)论文

外空安全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引言第14-37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二、选题的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-3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35-37页
第一章 外空安全机制:概念与理论第37-58页
    第一节 外空安全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安全的定义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安全的特征第39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际机制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际机制的定义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际机制的理论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际安全机制第50-54页
    第三节 外空安全机制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安全机制的定义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安全机制的基本框架第55-56页
    小结第56-58页
第二章 冷战时期外空安全机制建构第58-81页
    第一节 外空安全机制建构的背景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苏两极外空争霸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军事安全威胁突出第64-66页
    第二节 外空安全机制初步形成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外层空间条约》的签订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外层空间条约》的意义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《外层空间条约》的不足第69-70页
    第三节 外空安全机制的特点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机制建构以联合国为平台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机制效力具有强制约束力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机制以维持两极格局为目标第72-76页
    第四节 两极格局对外空安全机制的影响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权力博弈推动机制形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自然安全机制建构滞后第78-79页
    小结第79-81页
第三章 新时期外空格局第81-124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一超多强”的外空权力结构第81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稳固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的增量优势明显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俄罗斯的实力缓慢恢复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欧洲各力量有待整合第95-99页
    第二节 严峻的外空安全情势第9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单边主义思维始终存在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军事安全威胁依然突出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自然安全威胁日趋严重第106-11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行为体合作呈现多元化第113-122页
    小结第122-124页
第四章 新时期外空安全机制建构第124-186页
    第一节 机制建构的平台第124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相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第124-1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相关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第130-133页
    第二节 军事安全机制第133-1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第13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、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》草案第145-15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其他外空军事安全机制建议第157-159页
    第三节 自然安全机制第159-1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国际外空活动行为准则》草案第160-1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准则》第173-18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其他外空自然安全机制建议第182-184页
    小结第184-186页
第五章 新时期外空安全机制建构的理论分析第186-204页
    第一节 机制的特点第186-19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构主体多元化第186-18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机制构成碎片化第189-19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机制效力软法化第190-193页
    第二节 机制面临的挑战第193-20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囚徒困境”:无政府状态外空行为体的博弈第194-19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公域困境”:外空公域共同治理的内在矛盾第198-20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科技困境”:外空科技与外空安全的不平衡第201-203页
    小结第203-204页
第六章 外空安全机制的展望第204-228页
    第一节 机制形成的基础第204-20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稳定的权力结构第205-20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合理的利益分配第207-20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共同的安全认知第208-209页
    第二节 军事安全机制第209-2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认知:构筑集体安全意识第210-2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路径:“预防安全”与“预期安全”相结合第212-2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措施:设立针对性的国际组织第213-215页
    第三节 自然安全机制第215-2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认知:树立外空命运共同体观念第216-2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路径:以“软法”为主要形式第218-2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措施:促进外空利益共享第220-223页
    第四节 机制的预期影响第223-2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安全利益趋同化第224-2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行为规范化第225-2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安全议程民主化第226-227页
    小结第227-228页
第七章 中国在外空安全机制中的角色第228-238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国在外空安全机制中的历史角色第228-2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冷战时期中国在外空安全机制中的角色第228-2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外空安全机制中的角色第229-230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国在外空安全机制中的角色预期第230-2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空军事安全的维护者第231-2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外空公平秩序的建设者第232-2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外空安全机制的引领者第234-236页
    小结第236-238页
结语第238-240页
参考文献第240-259页
后记第259-260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260页

论文共2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欧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功能演进
下一篇: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