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农业合作形式论文--经济联合体论文

迈向包容性合作:一个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治理机制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2-3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和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农民合作的研究进展第15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民合作的形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农民合作形成的学理解释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农民合作的影响因素第20-2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个案研究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比较研究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工作第28-29页
    四、核心概念、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核心概念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第32-33页
    五、核心案例所在区域及相关产业概况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琼中县及橡胶产业概况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天然橡胶生产经营的特点第34-36页
第二章 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背景及问题第36-58页
    一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联产承包制的推广为农民合作创造了条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家庭生产经营的不足使农民合作成为迫切需要第38-40页
    二、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业生产资料的限制取消使农民合作成为可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农产品的限制取消使农民合作成为可能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需要农民合作第43-46页
    三、农民分化与资源禀赋差异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民的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农民的资源禀赋差异第48-52页
    四、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问题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设立门槛,排斥小农参加合作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大户控制,排斥小农参与管理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虚化异化,排斥小农获取公共资源第56-58页
第三章 自愿与开放:迈向包容性合作第58-80页
    一、保持自愿与开放:包容性合作的形成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家推动包容性合作的形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包容性合作的形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农村精英带动是包容性合作形成的关键第62-65页
    二、扩大开放与规模:包容性合作的发展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的发展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推动包容性合作发展的精英团队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国家支持包容性合作的发展第71-73页
    三、分权和分层:规模扩大未必制约农民合作第73-8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小规模的农民合作容易形成和持续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规模扩大未必制约农民合作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小结第79-80页
第四章 民主与共享:包容性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第80-107页
    一、民主管理是包容性合作的核心运行机制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的民主管理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:包容性合作中的权威与秩序第85-87页
    二、民主管理的经济基础:生产要素投入分散第87-9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分析:生产要素投入分散是民主管理的经济基础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案例比较:生产要素投入分散是民主管理的经济基础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小结第94页
    三、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合作的有效激励机制第94-10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的利益分配和共享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利益共享的传统思想:平均主义第98-101页
    四、培训、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制度促进民主与共享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强成员的教育培训,提高其民主意识和合作技能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利用现代化技术,实现民主管理和利益共享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实施现代管理制度,改善民主管理和利益共享第104-107页
第五章 逐利与维权:包容性合作的对外交往协调机制第107-126页
    一、正当逐利:包容性合作的对外交往法则第108-1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的正当逐利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正当逐利促进包容性合作的持续和发展第111-115页
    二、维护成员权益:包容性合作的对外协调机制第11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中的成员权益维护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政府与成员权益维护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有组织的权变维权促进包容性合作的持续和发展第122-126页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:迈向包容性合作第126-134页
    一、包容性合作的发展与治理机制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保持自愿与开放是包容性合作形成及发展的基本条件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民主和共享是包容性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逐利和维权是包容性合作的对外交往协调机制第128页
    二、包容性合作何以可能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农村精英的积极带动是关键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家的引导和支持是重要条件第129-130页
    三、包容性合作的价值和限度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包容性合作的价值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包容性合作的限度第131-132页
    四、可能的理论创新及研究的不足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的可能创新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的不足第133-134页
参考文献第134-142页
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42-143页
附录B 福岛橡胶合作社的部分资料第143-154页
致谢第154-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越南大专院校质量保证体系研究
下一篇: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--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