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--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1 绪论第13-5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问题提出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助于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助于拓展旅游流与城市群旅游研究视角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助于促进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建设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进展第1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旅游流研究进展第17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城市群旅游研究进展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述评第38-4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40-41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技术路线第42-43页
    1.6 研究区域与数据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区域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区域概况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研究时间截面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数据来源与获取第47-52页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52-62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群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旅游流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旅游流网络结构第53-54页
    2.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增长极理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核心-边缘理论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点-轴理论第55-56页
    2.3 社会网络理论第56-58页
    2.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第58-62页
3 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现状解析第62-98页
    3.1 旅游流总体空间格局第6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理分布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流向关系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络结构第67-74页
    3.2 特殊时段旅游流空间格局第74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五一”小长假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十一”黄金周第78-81页
    3.3 三大子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武汉城市群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环长株潭城市群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环鄱阳湖城市群第83-84页
    3.4 三大中心城市旅游流空间格局第8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武汉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长沙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南昌第92-9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95-98页
4 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第98-122页
    4.1 地理分布演化特征第98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空间分布演化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空间流动演化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空间组织演化第104-108页
    4.2 流向关系演化特征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向流动演化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无向流动演化第110-112页
    4.3 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第112-12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整体结构演化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节点结构演化第116-12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21-122页
5 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模式研究第122-137页
    5.1 空间演化模式判别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旅游流节点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旅游流路径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旅游流域面第124-125页
    5.2 空间演化模式类型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多中心集聚模式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延伸扩展模式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链状空间模式第127-128页
    5.3 空间演化模式效益分析第128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旅游流效益第128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旅游流空间模式与效益第133-13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35-137页
6 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影响机理研究第137-163页
    6.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开放性编码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主轴编码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选择性编码第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理论饱和检验第141页
    6.2 影响因素互动机理第141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第143-145页
    6.3 主要因素影响机理第145-1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交通可达性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目的地知名度第150-1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资源集聚度第152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旅游信息第158-16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61-163页
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63-169页
    7.1 基本结论第163-165页
    7.2 主要启示第165-167页
    7.3 特色及创新点第167页
    7.4 不足及展望第167-169页
参考文献第169-18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84-185页
致谢第185页

论文共1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迈向包容性合作:一个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治理机制研究
下一篇:黑龙江省人工樟子松枝下高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