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缩略语表(Abbreviation) | 第13-16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33页 |
1.1 细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7页 |
1.1.1 外泌体的起源 | 第16-17页 |
1.1.2 外泌体形成及分泌 | 第17-18页 |
1.1.3 外泌体的分子组成 | 第18-20页 |
1.1.4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 | 第20-23页 |
1.1.5 外泌体与病毒 | 第23-27页 |
1.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| 第27-33页 |
1.2.1 PRRSV的病原特征 | 第28-29页 |
1.2.2 PRRSV的免疫预防和治疗现状 | 第29-31页 |
1.2.3 PRRSV诱导炎症反应及调控NF-κB信号通路 | 第31-33页 |
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54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34-40页 |
3.1.1 细胞、毒株与菌株 | 第34页 |
3.1.2 载体与质粒 | 第34-35页 |
3.1.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| 第35-36页 |
3.1.4 Western blot所需材料 | 第36页 |
3.1.5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| 第36-38页 |
3.1.6 主要缓冲液与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| 第38-40页 |
3.1.7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0页 |
3.1.8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 | 第40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40-54页 |
3.2.1 原代PAM细胞的分离 | 第40-41页 |
3.2.2 PRRSV的增殖 | 第41页 |
3.2.3 病毒滴度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3.2.4 MTT法检测GW4869的细胞毒性 | 第42页 |
3.2.5 细胞培养上清中外泌体的分离与纯化 | 第42-44页 |
3.2.6 电镜观察外泌体 | 第44-45页 |
3.2.7 蛋白银染 | 第45页 |
3.2.8 LC-MS/MS鉴定 | 第45-46页 |
3.2.9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| 第46-47页 |
3.2.10 RNA的提取及mRNA水平定量检测 | 第47-50页 |
3.2.11 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 | 第50-51页 |
3.2.12 Western blot样品制备 | 第51页 |
3.2.13 Western blot检测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2.14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 | 第52页 |
3.2.15 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 | 第52-53页 |
3.2.16 统计学方法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74页 |
4.1 PRRSV感染细胞释放外泌体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| 第54-57页 |
4.1.1 PRRSV感染PK-15~(CD163)细胞动力学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1.2 PRRSV感染PK-15~(CD163)细胞分泌外泌体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| 第55-56页 |
4.1.3 电镜鉴定外泌体 | 第56-57页 |
4.2 PRRSV-exosome中含有病毒蛋白和病毒基因组RNA | 第57-59页 |
4.3 PRRSV-exosome在PRRSV允许细胞和非允许细胞中均能建立增殖性感染 | 第59-62页 |
4.4 外泌体释放抑制剂抑制PRRSV-exosome介导的PRRSV传播 | 第62-65页 |
4.4.1 抑制剂GW4869的细胞毒性检测 | 第62-63页 |
4.4.2 GW4869抑制PRRSV-exosome的释放但不影响PRRSV的增殖 | 第63-64页 |
4.4.3 GW4869抑制外泌体介导的PRRSV传播 | 第64-65页 |
4.5 PRRSV中和抗体不能阻断PRRSV-exosome介导的PRRSV传播 | 第65-69页 |
4.6 PRRSVN蛋白可通过外泌体途径激活NF-κB信号通路并诱导炎症反应 | 第69-74页 |
4.6.1 表达PRRSVN蛋白的HEK-293T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的提取 | 第69-70页 |
4.6.2 包裹N蛋白的外泌体可激活NF-κB并诱导炎症反应 | 第70-74页 |
第5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74-82页 |
5.1 讨论 | 第74-80页 |
5.1.1 外泌体提取方法优化及总结 | 第74-76页 |
5.1.2 外泌体协助PRRSV传播并感染其他细胞 | 第76-78页 |
5.1.3 PRRSV蛋白通过外泌体途径释放 | 第78-80页 |
5.1.4 外泌体中宿主成分对病毒传播的作用 | 第80页 |
5.2 结论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105页 |
附表 | 第105-110页 |
附录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