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页岩储层多尺度非均质性特征及其与含气性的关系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创新点第11-15页
引言第15-22页
第1章 四川盆地地质概况第22-26页
    1.1 区域构造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1.2 地层发育特征第24-26页
第2章 页岩储层多尺度非均质性特征第26-71页
    2.1 宏观非均质性特征第2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沉积相非均质性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岩相非均质性第33-40页
    2.2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第40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纹层非均质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组成成分非均质性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孔隙非均质性第46-65页
    2.3 多尺度非均质性表征模型及成因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多尺度非均质性表征模型建立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尺度非均质性成因分析第69-71页
第3章 页岩储层含气性特征第71-84页
    3.1 等温吸附气特征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等温吸附气评价方法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等温吸附气特征评价第72-74页
    3.2 现场解吸气特征第74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现场解吸气评价方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场解吸气特征评价第76-81页
    3.3 页岩储层含气量分布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体系域含气量分布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区域含气量分布第82-84页
第4章 页岩储层多尺度非均质性与含气性的关系第84-97页
    4.1 微观非均质性与含气性的关系第84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孔隙与含气性的关系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组成成分与含气性的关系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纹层与含气性的关系第93-94页
    4.2 宏观非均质性与含气性的关系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岩相与含气性的关系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沉积相与含气性的关系第95-97页
第5章 页岩气非均质分布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第97-111页
    5.1 地层差异对页岩气非均质分布的影响第97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层埋藏与抬升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层剥蚀及残留量第100-102页
    5.2 构造差异对页岩气非均质分布的影响第102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构造样式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造封闭性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构造裂缝第104-106页
    5.3 散失能力差异对页岩气非均质分布的影响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渗透率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页岩气产出形态第107-108页
    5.4 页岩气成藏模式第108-111页
第6章 结论第111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27-129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9页

论文共12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致密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方式研究
下一篇: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微观特征精细表征与水驱后剩余油评价--以姬塬油田长8储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