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创新点 | 第8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课题来源、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8页 |
1.2.1 致密油藏的定义与开发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致密油藏的特性 | 第15-18页 |
1.2.3 致密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8-21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目标 | 第18-19页 |
1.3.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3.3 论文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3.4 论文逻辑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致密油藏微观力对油气两相渗流的影响 | 第21-42页 |
2.1 致密油藏理想毛管束渗流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1.1 理想毛管束渗流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1.2 理想毛管束渗流模型在致密油藏的适用性评价 | 第22-23页 |
2.2 致密储层静电力对渗流影响 | 第23-31页 |
2.2.1 考虑静电力的微圆管内液相受力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2.2 考虑静电力的微圆管内流速分布计算 | 第25-29页 |
2.2.3 考虑静电力的微圆管内导流能力计算 | 第29-31页 |
2.3 致密储层毛管力对渗流影响 | 第31-34页 |
2.4 致密储层中考虑边界层的多相渗流理想模型 | 第34-40页 |
2.4.1 单相流体的静电力效应在两相流动中的适应性评价 | 第34-35页 |
2.4.2 致密油藏水膜环境下油相流动特性研究 | 第35-37页 |
2.4.3 致密油藏广泛分布孔隙半径下的流动特性研究 | 第37-4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3章 致密油藏试井分析与产能评价方法 | 第42-65页 |
3.1 考虑相变及多相流动致密油井产能的试井评价方法 | 第42-51页 |
3.1.1 低渗油藏水平井产能方程的假设条件 | 第42-44页 |
3.1.2 低渗特低渗油藏水平井缝网弹性开采产能方程建立存在的问题 | 第44-50页 |
3.1.3 考虑溶解气影响的油井IPR理论方程 | 第50-51页 |
3.2 基于动静态数据的产能评价方法 | 第51-63页 |
3.2.1 研究区储层物性评价 | 第51-53页 |
3.2.2 研究区井的增产措施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2.3 研究区井的产液及生产特征分析 | 第56-60页 |
3.2.4 研究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| 第60-6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4章 致密油藏注驱开发方法室内实验评价 | 第65-97页 |
4.1 致密油藏储层结构特征评价 | 第65-68页 |
4.1.1 孔隙类型 | 第65页 |
4.1.2 孔隙特征 | 第65-67页 |
4.1.3 喉道类型 | 第67-68页 |
4.2 致密油藏油水交替方法研究 | 第68-81页 |
4.2.1 致密储层孔喉差异(非均质)下的多相毛管力特征 | 第70-74页 |
4.2.2 致密储层孔喉差异(非均质)对气水交替注入参数设计影响 | 第74-76页 |
4.2.3 致密岩心油水交替实验研究 | 第76-81页 |
4.3 致密油藏泡沫驱开发方法研究 | 第81-95页 |
4.3.1 实验条件与步骤 | 第82-84页 |
4.3.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| 第84-94页 |
4.3.3 空气泡沫驱现场应用实例 | 第94-9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第5章 致密油藏开发方式评价 | 第97-120页 |
5.1 致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| 第97-115页 |
5.1.1 原油粘度对产能及采收率影响 | 第98-99页 |
5.1.2 压力系数对产能及采收率影响 | 第99-100页 |
5.1.3 裂缝半长对产能及采收率影响 | 第100-106页 |
5.1.4 裂缝导流能力对产能及采收率影响 | 第106-112页 |
5.1.5 水平井段长度对产能及采收率影响 | 第112-115页 |
5.2 致密油藏“工厂化”开发方式的应用评价 | 第115-119页 |
5.2.1 致密油藏“工厂化”开发方式的适应性 | 第117-118页 |
5.2.2 致密油藏“工厂化”开发方式局限性 | 第118页 |
5.2.3 致密油藏“工厂化”开发技术与经济一致性评价方法 | 第118-11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120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129-13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129-13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