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质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价值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插图索引 | 第11-12页 |
| 附表索引 | 第12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| ·燃料乙醇开发利用经济、环境与社会状况 | 第14-16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对现状研究的评述及本文的理论视角 | 第18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| 第18-19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循环经济分析方法 | 第20页 |
| 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| 第20页 |
| ·成本效益分析法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生态型产业链: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根本途径 | 第21-30页 |
| ·生态型产业链的含义与特征 | 第21-22页 |
| ·产业链与生态型产业链 | 第21页 |
| ·生态型产业链的特征 | 第21-22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 | 第22-24页 |
| ·构键的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| ·构建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生物质乙醇生态型产业链构建的依据 | 第24-26页 |
| ·生物质燃料乙醇生命周期 | 第24-25页 |
| ·经济依据:价值链理论 | 第25页 |
| ·生态依据:生态循环经济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 | 第26-29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单元 | 第26-27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构成 | 第27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经济价值 | 第30-41页 |
| ·经济价值分析框架 | 第30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经济溢出状况 | 第30-32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主产业链的经济价值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经济成本 | 第32页 |
| ·经济临界点 | 第32-33页 |
| ·数据采集 | 第33页 |
| ·主产业链经济价值计量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副产业链的经济价值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液态二氧化碳回收经济价值 | 第36页 |
| ·糟液综合利用经济价值 | 第36页 |
| ·生物有机肥料经济价值 | 第36页 |
| ·沼气利用经济价值 | 第36-38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总经济价值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4章 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环境价值 | 第41-49页 |
| ·环境价值界定 | 第41页 |
| ·环境价值分析框架 | 第41-43页 |
| ·环境价值评估方式 | 第43-44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环境价值分析 | 第44-48页 |
| ·液态二氧化碳回收环境价值 | 第44页 |
| ·沼气替代环境价值 | 第44-45页 |
| ·生物质肥料替代环境价值 | 第45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5章 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社会价值 | 第49-56页 |
| ·社会价值界定 | 第49页 |
| ·社会价值分析框架 | 第49-51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社会价值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收入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能源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其他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6章 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综合价值 | 第56-62页 |
| ·综合价值界定 | 第56-57页 |
| ·综合价值评估方式 | 第57-59页 |
| ·红薯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综合价值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7章 提升生物质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的价值 | 第62-68页 |
| ·制约生物质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价值提升的问题 | 第62-65页 |
| ·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重视度不够 | 第62-63页 |
| ·生产成本比较高 | 第63页 |
| ·生态型产业链不健全 | 第63-64页 |
| ·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不足 | 第64-65页 |
| ·提升生物质燃料乙醇生态型产业链价值的政策建议 | 第65-67页 |
| ·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| 第65页 |
| ·保障粮食安全与能源供给 | 第65-66页 |
| ·加大生物质能源生态型产业链的 R&D 投入 | 第66-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