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1.2.1 防误技术发展情况介绍 | 第11-13页 |
| 1.2.2 故障录波技术发展情况介绍 | 第13-16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在线五防与故障录波通讯技术 | 第17-27页 |
| 2.1 在线五防技术特点 | 第17-18页 |
| 2.2 在线五防通讯标准 | 第18页 |
| 2.3 MMS机制 | 第18-19页 |
| 2.4 GOOSE机制 | 第19-20页 |
| 2.5 故障录波数据采集与记录 | 第20-23页 |
| 2.6 故障录波文件传输 | 第23-24页 |
| 2.7 数据分析单元 | 第24-26页 |
| 2.7.1 波形分析 | 第24页 |
| 2.7.2 故障测距 | 第24-26页 |
| 2.8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古坑变电站在线五防系统 | 第27-42页 |
| 3.1 网络总体架构 | 第27-31页 |
| 3.1.1 系统的操作过程 | 第29页 |
| 3.1.2 系统故障的处理方式 | 第29-30页 |
| 3.1.3 互换性和互操作功能的实现 | 第30页 |
| 3.1.4 闭锁回路的设计原则 | 第30页 |
| 3.1.5 古坑变电站站控层在线式五防的软件、硬件配置 | 第30-31页 |
| 3.2 古坑变电站站控层在线五防系统的设计 | 第31-37页 |
| 3.2.1 分布式网络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3.2.2 系统数据库 | 第32页 |
| 3.2.3 图形界面 | 第32-33页 |
| 3.2.4 站控层特点 | 第33-37页 |
| 3.3 古坑变电站间隔层在线五防系统的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3.3.1 五所闭锁节点的特点 | 第37-38页 |
| 3.3.2 五防逻辑的配置 | 第38页 |
| 3.3.3 测控装置的可编程逻辑的实现 | 第38页 |
| 3.3.4 五防解锁 | 第38-39页 |
| 3.3.5 间隔层实时五防 | 第39页 |
| 3.4 古坑变电站过程层在线五防系统的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3.4.1 电气联锁 | 第39页 |
| 3.4.2 在线五防节点的接线 | 第39-40页 |
| 3.4.3 专用锁具 | 第40-41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章 古坑变电站故障录波系统的设计 | 第42-54页 |
| 4.1 流程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4.2 故障录波的硬件组成 | 第43-44页 |
| 4.3 故障录波文件的预处理 | 第44-46页 |
| 4.3.1 转换数据的格式 | 第44-45页 |
| 4.3.2 读录波文件 | 第45-46页 |
| 4.4 录波故障数据分析功能的研究与设计 | 第46-50页 |
| 4.4.1 傅立叶变换 | 第47-48页 |
| 4.4.2 序分量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4.5 现场应用 | 第50-53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附录 | 第59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