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1.3.1 农民土地依恋 | 第13-15页 |
1.3.2 农民土地价值观 | 第15-16页 |
1.3.3 不同农民土地依恋、土地价值观的代际联系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2 研究框架 | 第20-22页 |
2.2.1 逻辑框架 | 第20-22页 |
2.2.2 章节安排 | 第22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4 T村简介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三代人的土地依恋状况 | 第25-40页 |
3.1 访谈人物简介 | 第25页 |
3.2 老年人的土地依恋状况 | 第25-29页 |
3.2.1 以土为本,以地为生 | 第25-27页 |
3.2.2 贴心的老伙计 | 第27-29页 |
3.3 中年人土地依恋状况 | 第29-34页 |
3.3.1 致富与保障 | 第29-32页 |
3.3.2 心安的守护者 | 第32-34页 |
3.4 青年人土地依恋状况 | 第34-38页 |
3.4.1 疏远与坚守 | 第34-36页 |
3.4.2 陌生的朋友 | 第36-38页 |
3.5 三代人土地价值观和土地依恋对照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土地依恋心理的代际联系与变革 | 第40-49页 |
4.1 代际联系 | 第40-43页 |
4.1.1 教育传承 | 第40-42页 |
4.1.2 代际反哺 | 第42-43页 |
4.2 代际变革 | 第43-46页 |
4.2.1 情感变革 | 第43-44页 |
4.2.2 观念更新 | 第44-46页 |
4.3 影响土地依恋代际变化的原因 | 第46-49页 |
4.3.1 土地情感消极变化的原因 | 第46-48页 |
4.3.2 土地意识积极转变的原因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改革开放下三代人对农业劳动、农村、农民的新理解 | 第49-58页 |
5.1 三代人对农业劳动的看法 | 第49-51页 |
5.1.1 老年人的生命之源 | 第49-50页 |
5.1.2 中年人的生活保障 | 第50页 |
5.1.3 青年人的逃离 | 第50-51页 |
5.2 三代人对农村社区的情感 | 第51-54页 |
5.2.1 永远的根基 | 第51-52页 |
5.2.2 村庄的依恋 | 第52-53页 |
5.2.3 遥远的家 | 第53-54页 |
5.3 三代人对农民身份的认知 | 第54-56页 |
5.3.1 无法改变的身份 | 第54页 |
5.3.2 一份光荣 | 第54-55页 |
5.3.3 尊重农民但不想成为农民 | 第55-56页 |
5.4 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8-62页 |
6.1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努力的方向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附录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