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风景园林视角下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--以城市公园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1 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2 环境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3 风景园林教育功能较为薄弱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4 环境教育方法和手段需革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5 城市公园是环境教育重要载体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风景园林、城市公园与环境教育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概念解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风景园林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环境教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城市公园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风景园林的教育功能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风景园林环境教育的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环境忧患意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环境道德意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环境保护行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4 可持续发展意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5 环境科学知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城市公园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1 提供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2 承载多样环境教育的资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3 满足环境教育对象的需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4 组织丰富环境教育的活动第2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环境教育的发展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风景园林环境教育的理论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1 文献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2 实地调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 案例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 比较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26-28页
2 风景园林视角下环境教育的实践经验第28-41页
    2.1 国外风景园林视角下环境教育的实践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英国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美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德国第29-31页
    2.2 中国风景园林视角下环境教育的实践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香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台湾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大陆第35-39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39-41页
3 城市公园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第41-60页
    3.1 规划与落实第41-42页
    3.2 设计与展示第42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物景观设计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景观构筑物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景观小品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场地铺装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步道游线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解说系统设计第49-52页
    3.3 活动与推广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依对象制定活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依条件制定活动第53-56页
    3.4 媒介与宣传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网络媒体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印刷品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其他产品第58-60页
4 城市公园环境教育现状案例分析第60-81页
    4.1 北京植物园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概况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环境教育资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植物资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生态环境资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环境教育园林载体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解说系统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展览场馆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环境教育宣传推广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.1 网络媒体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.2 物品解说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.3 活动推广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4.2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概况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环境教育资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植物资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动物资源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生态环境资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环境教育园林载体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解说系统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展览场馆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步道游线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景观构筑物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5 景观小品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环境教育宣传推广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网络媒体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物品解说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3 活动推广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小结第75-76页
    4.3 上海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概况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环境教育资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环境教育园林载体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展览场馆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2 景观小品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3 解说系统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环境教育宣传推广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小结第80-81页
5 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第81-87页
    5.1 现状问题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规划设计方面体现不足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经营管理形式较为单一第81-82页
    5.2 对策建议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规划设计方面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1 公园规划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2 步道游线满足环境教育功能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3 园林设施设计融合环保理念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经营管理方面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1 开展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活动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2 开发全民终身环境教育项目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3 运用新手段推广环境教育第85-87页
6 结语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附录1第92-94页
附录2第94-98页
附录3第98-100页
个人简介第100-101页
导师简介第101-102页
致谢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杭州城北体育公园夏季温湿度变化研究
下一篇:自媒体视域下的自然教育实践--以植物科普教育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