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40页 |
1.1 低共熔溶剂 | 第18-23页 |
1.1.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 | 第18页 |
1.1.2 低共熔溶剂的分类 | 第18-20页 |
1.1.3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| 第20页 |
1.1.4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| 第20-21页 |
1.1.5 低共熔溶剂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1.1.6 问题与展望 | 第23页 |
1.2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 | 第23-27页 |
1.2.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2.2 核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| 第26页 |
1.2.3 问题与展望 | 第26-27页 |
1.3 双水相萃取技术 | 第27-30页 |
1.3.1 双水相系统概述 | 第27页 |
1.3.2 双水相系统的萃取原理 | 第27-28页 |
1.3.3 双水相萃取系统的特点 | 第28页 |
1.3.4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1.3.5 问题与展望 | 第29-30页 |
1.4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 | 第30-33页 |
1.4.1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概述 | 第30-31页 |
1.4.2 磁性固相萃取剂 | 第31-32页 |
1.4.3 磁性固相萃取的应用 | 第32-33页 |
1.4.4 问题与展望 | 第33页 |
1.5 分子印迹技术 | 第33-38页 |
1.5.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| 第33-34页 |
1.5.2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| 第34-35页 |
1.5.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| 第35-36页 |
1.5.4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| 第36-38页 |
1.5.5 问题与展望 | 第38页 |
1.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38-40页 |
1.6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38页 |
1.6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38-40页 |
第2章 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双水相体系萃取蛋白质 | 第40-56页 |
2.1 前言 | 第40-4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1-45页 |
2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41-42页 |
2.2.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2-43页 |
2.2.3 双水相体系相图的绘制 | 第43页 |
2.2.4 低共熔溶剂双水相萃取蛋白质 | 第43-45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5页 |
2.3.1 双水相相图及成相规律 | 第45-46页 |
2.3.2 双水相体系低共熔溶剂种类的选择 | 第46-47页 |
2.3.3 单因素实验 | 第47-49页 |
2.3.4 双水相体系萃取胰蛋白酶 | 第49页 |
2.3.5 混合样品分析 | 第49页 |
2.3.6 牛血清白蛋白的反萃取研究 | 第49-50页 |
2.3.7 方法精密度、重复性和稳定性验证 | 第50-51页 |
2.3.8 萃取机理研究 | 第51-55页 |
2.4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3章 低共熔溶剂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蛋白质 | 第56-73页 |
3.1 前言 | 第56-5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57-62页 |
3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57-58页 |
3.2.2 Fe_3O_4纳米颗粒和氧化石墨烯(GO)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3.2.3 氨基功能化四氧化三铁(Fe_3O_4-NH_2)和Fe_3O_4-NH_2@GO的制备 | 第59页 |
3.2.4 低共熔溶剂(DES)和Fe_3O_4-NH_2@GO@DES的制备 | 第59-60页 |
3.2.5 磁性固相萃取实验 | 第60-6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2-72页 |
3.3.1 Fe_3O_4-NH_2@GO@DES颗粒的表征 | 第62-65页 |
3.3.2 磁性固相萃取过程 | 第65-68页 |
3.3.3 洗脱实验 | 第68-70页 |
3.3.4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70-71页 |
3.3.5 方法重复性、精密度和稳定性验证 | 第71-72页 |
3.4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4章 新型聚合低共熔溶剂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复合物固相萃取胰蛋白酶 | 第73-90页 |
4.1 前言 | 第73-74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74-79页 |
4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74-75页 |
4.2.2 磁性二氧化硅(Fe_3O_4@SiO_2)的制备 | 第75页 |
4.2.3 γ-MPS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(Fe_3O_4@SiO_2-MPS)的制备 | 第75-76页 |
4.2.4 聚合低共熔溶剂(PDES)和Fe_3O_4@SiO_2-MPS@PDES的制备 | 第76-77页 |
4.2.5 磁性固相萃取实验 | 第77-79页 |
4.2.6 胰蛋白酶活性分析 | 第79页 |
4.2.7 牛胰粗提物的制备 | 第7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9-89页 |
4.3.1 Fe_3O_4@SiO_2-MPS@PDES颗粒的表征 | 第79-83页 |
4.3.2 单因素实验 | 第83-85页 |
4.3.3 固相萃取剂比较 | 第85-86页 |
4.3.4 重复利用实验 | 第86-87页 |
4.3.5 胰蛋白酶活性分析 | 第87-88页 |
4.3.6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88页 |
4.3.7 方法精密度、重复性和稳定性验证 | 第88-89页 |
4.4 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5章 聚乙二醇类低共熔溶剂修饰的磁性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DNA | 第90-112页 |
5.1 前言 | 第90-91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91-99页 |
5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91-92页 |
5.2.2 磁性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(mCS/MWCNTs)的制备 | 第92-93页 |
5.2.3 低共熔溶剂(DES)和DES-mCS/MWCNTs的制备 | 第93-98页 |
5.2.4 磁性固相萃取实验 | 第98-99页 |
5.2.5 小牛血裂解液的制备 | 第99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9-111页 |
5.3.1 DES-mCS/MWCNTs颗粒的表征 | 第99-103页 |
5.3.2 磁性固相萃取过程 | 第103-104页 |
5.3.3 单因素实验 | 第104-106页 |
5.3.4 方法精密度、重复性和稳定性验证 | 第106页 |
5.3.5 固相萃取剂比较 | 第106-107页 |
5.3.6 混合样品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5.3.7 重复利用实验 | 第108-109页 |
5.3.8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5.3.9 磁性固相萃取方法比较 | 第110-111页 |
5.4 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第6章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识别溶菌酶 | 第112-131页 |
6.1 前言 | 第112-113页 |
6.2 实验方法 | 第113-117页 |
6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113-114页 |
6.2.2 低共熔溶剂(DES)的制备 | 第114-115页 |
6.2.3 磁性二氧化硅(Fe_3O_4@SiO_2)的制备 | 第115页 |
6.2.4 低共熔溶剂分子印迹聚合物(DES-Fe_3O_4@SiO_2-MIP)的制备 | 第115-116页 |
6.2.5 蛋白质吸附实验 | 第116-117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7-130页 |
6.3.1 单因素实验 | 第117-119页 |
6.3.2 DES-Fe_3O_4@SiO_2-MIP颗粒的表征 | 第119-122页 |
6.3.3 吸附热力学实验 | 第122-123页 |
6.3.4 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123-124页 |
6.3.5 选择性吸附实验 | 第124-125页 |
6.3.6 竞争吸附实验 | 第125-127页 |
6.3.7 实际样品吸附实验 | 第127-128页 |
6.3.8 印迹方法比较 | 第128页 |
6.3.9 重复利用实验 | 第128-130页 |
6.3.10 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验证 | 第130页 |
6.4 小结 | 第130-13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31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59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59-162页 |
致谢 | 第1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