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轻骨料混凝土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2.2 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4 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7-21页 |
2.1 粘结面的处理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 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 界面剂的选择 | 第19页 |
2.4 其他影响因素 | 第19-2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性能宏观试验研究 | 第21-39页 |
3.1 宏观试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3.1.1 原材料选择 | 第21页 |
3.1.2 试块制作 | 第21-22页 |
3.1.3 劈裂抗拉试验原理及试验步骤 | 第22-23页 |
3.1.4 抗折强度试验原理及试验步骤 | 第23-24页 |
3.2 劈裂抗拉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4-34页 |
3.2.1 界面剂影响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2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2.3 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4 钢纤维影响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 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.1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.2 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性能微观试验研究 | 第39-53页 |
4.1 微观试验方法 | 第39-41页 |
4.1.1 试块处理方法 | 第39页 |
4.1.2 显微硬度试验原理及试验步骤 | 第39-41页 |
4.1.3 电镜扫描试验原理及试验步骤 | 第41页 |
4.2 显微硬度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1-47页 |
4.2.1 界面过渡区理论 | 第42页 |
4.2.2 水泥石与骨料界面 | 第42-44页 |
4.2.3 混凝土粘结界面 | 第44-47页 |
4.3 电镜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3.1 轻骨料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界面过渡区 | 第47-48页 |
4.3.2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过渡区 | 第48-50页 |
4.3.3 时间对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4 过渡区易出现裂纹原因分析 | 第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机理研究 | 第53-63页 |
5.1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力形成机理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2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强度工程评估方法研究 | 第54-60页 |
5.2.1 不同影响因素评估方法研究 | 第54-58页 |
5.2.2 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| 第58页 |
5.2.3 评估方法验证 | 第58-60页 |
5.3 提高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措施 | 第60-62页 |
5.3.1 提高表面粗糙度 | 第60页 |
5.3.2 选择合适界面剂 | 第60-61页 |
5.3.3 提高混凝土本身强度 | 第61页 |
5.3.4 其他辅助措施 | 第61-6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