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 | 第14-29页 |
2.1 岩质边坡的分类及破坏形式 | 第14-20页 |
2.1.1 岩质边坡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2.1.2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 | 第15-20页 |
2.2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2页 |
2.3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| 第22-29页 |
2.3.1 定性分析法 | 第23-25页 |
2.3.2 定量分析法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与定性评价 | 第29-41页 |
3.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9-33页 |
3.1.1 地形地貌 | 第29-30页 |
3.1.2 地层岩性 | 第30-31页 |
3.1.3 地质构造 | 第31-32页 |
3.1.4 水文地质条件 | 第32页 |
3.1.5 人类工程活动 | 第32-33页 |
3.2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与评价 | 第33-37页 |
3.2.1 CSMR岩体质量分级 | 第33-36页 |
3.2.2 岩体质量分级结果 | 第36-37页 |
3.3 边坡赤平投影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3.1 J_1、J_2结构面稳定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2 J_1、J_3结构面稳定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3.3 J_2、J_3结构面稳定性分析 | 第39页 |
3.3.4 赤平投影分析结果 | 第39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研究 | 第41-42页 |
4.2 边坡计算模型 | 第42-44页 |
4.2.1 边坡地质模型 | 第42-43页 |
4.2.2 边坡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| 第43页 |
4.2.3 边坡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选取 | 第43-44页 |
4.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(Midas-GTSNX)分析边坡稳定性 | 第44-46页 |
4.4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基于块体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48-62页 |
5.1 块体理论研究 | 第48-55页 |
5.1.1 块体理论的基本假定 | 第48页 |
5.1.2 块体的基本类型 | 第48-50页 |
5.1.3 锥域及相关定理 | 第50-53页 |
5.1.4 可动块体的识别 | 第53-55页 |
5.2 块体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 | 第55-61页 |
5.2.1 结构面、坡面产状及强度指标选取 | 第55页 |
5.2.2 可动块体判断 | 第55-59页 |
5.2.3 矢量法判断可动块体运动形式及计算稳定系数 | 第59-6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页 |
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