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规划、勘测与设计论文--线路设计论文--选线设计论文

毗邻景区的山区公路选线及安全性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公路选线设计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运行速度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第16-20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1.5 论文特色与创新第23-24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第2章 X080公路现状及G234沿线调查第26-34页
    2.1 X080公路现状调查第26页
    2.2 G234沿线景区调查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洋泉湖(天堂湖)风景区简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天堂山风景区简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西江峡漂流区简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G234项目与风景区的相对位置第29-30页
    2.3 G234公路沿线情况及设计要点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洋泉湖与水资源保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庙下元及大竹山回头曲线问题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豺狗坳隧道设计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西江小学方案选择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增设挡土墙和桥梁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G234公路选线设计研究第34-70页
    3.1 公路设计指标选择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设计速度确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平面线形指标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纵断面设计指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横断面设计指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平交口及改线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桥位及隧道位置选择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桥位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第42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利用X080公路拓宽选线,节省公路修建工程成本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傍山隧道设置,绕避洋泉湖水源地、旅游风景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回头曲线布设,克服山区地形高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螺旋线布设,克服山区地形高差,可选设计方案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山脊线选线布设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越岭隧道布设,豺狗坳隧道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城镇化及选线,绕避下阳村镇路线设计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沿河溪线高线布设,西江小学段路线布设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沿河溪线布设,西江村至枧宝山段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桥梁桥位选择及路线线形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3.4 避险车道设计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避险车道的定义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避险车道总体设计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避险车道平纵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避险车道横断面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避险车道面结构设计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避险车道减速消能设施设计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大竹山避险车道设计第57-59页
    3.5 公路设计方案比选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洋泉湖地段方案比选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庙下元及邻近地段方案比选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豺狗坳隧道及邻近地段方案比选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塔山乡集镇及塔山中学地段方案比选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西江小学地段方案比选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66页
    3.6 环境、水资源保护及旅游区因素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洋泉湖水源地对公路选线的影响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毗邻旅游风景区对公路选线的影响分析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西江漂流区对公路选线的影响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考虑山区环境保护对公路选线的影响分析第6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4章 G234公路安全性评价研究第70-92页
    4.1 设计速度、运行速度和期望速度概念第70页
    4.2 G234公路运行速度段落划分第70-71页
    4.3 运行速度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车型及速度确定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运行速度计算模型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影响公路运行速度的因素第73-74页
    4.4 G234公路运行速度安全性评价分析第74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运行速度计算及评价标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速度差指标评价分析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速度梯度指标评价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视距分析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超高推荐值分析第83页
    4.5 基于公路运行速度安全性评价的设计应用第83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平曲线半径指标对设计的影响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公路限速标志对运行速度的影响及安全评价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基于公路运行速度安全评价分析对设计的优化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基于公路运行速度安全评价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应用第87-9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2-9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92-93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8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8-100页
致谢第100-102页
附表第102-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炎汝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锚杆—削坡支护参数优化设计
下一篇:空间受限条件下的公路边坡桩—墙支护结构合理间距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