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5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2-2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| 第26-43页 |
·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| 第26-34页 |
·关于管理审计的研究 | 第34-39页 |
·关于管理审计和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 | 第39-42页 |
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43-4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43-44页 |
·结构安排 | 第44-45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45-4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5-4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47-48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48-50页 |
第2章 公司治理与管理审计相关理论回顾 | 第50-78页 |
·相关范畴界定 | 第50-55页 |
·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| 第50-54页 |
·管理审计 | 第54-55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55-78页 |
·本文的理论逻辑 | 第55-57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57-64页 |
·社会责任理论 | 第64-65页 |
·公司治理理论 | 第65-75页 |
·制度经济学理论 | 第75-78页 |
第3章 管理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 | 第78-105页 |
·管理审计的发展历程 | 第78-82页 |
·管理审计的萌芽时期 | 第78-79页 |
·为管理的管理审计阶段 | 第79-80页 |
·对管理的管理审计阶段 | 第80-81页 |
·现代管理审计阶段 | 第81-82页 |
·公司治理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| 第82-92页 |
·国外公司治理的发展回顾 | 第82-83页 |
·我国公司治理的发展状况 | 第83-85页 |
·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状况分析 | 第85-87页 |
·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87-92页 |
·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作用 | 第92-105页 |
·受托责任的演变: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的切入点 | 第92-96页 |
·公司目标: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的出发点 | 第96-98页 |
·公司治理对管理审计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·管理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| 第100-105页 |
第4章 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供给与需求分析 | 第105-127页 |
·我国审计制度供给:审计市场结构视角 | 第105-114页 |
·审计市场结构研究概述 | 第105-106页 |
·审计市场结构演变与审计制度变迁的关系 | 第106页 |
·审计市场结构演变分析 | 第106-114页 |
·管理审计需求的调查分析 | 第114-124页 |
·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| 第115-116页 |
·问卷回收情况 | 第116页 |
·样本结构分析 | 第116-117页 |
·问卷信度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120-124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供求平衡分析 | 第124-127页 |
·管理审计供求失衡的表现 | 第124-125页 |
·管理审计供求的均衡分析 | 第125-127页 |
第5章 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实证研究 | 第127-157页 |
·实证研究思路 | 第127-128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| 第128-131页 |
·结构模型方程的结构 | 第128-129页 |
·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步骤 | 第129-130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模型符号体系 | 第130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指标说明 | 第130-131页 |
·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131-136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131-133页 |
·假设的提出 | 第133-136页 |
·变量设置、测量指标及评分尺度 | 第136-139页 |
·被解释变量及其测量指标设置 | 第136-137页 |
·解释变量及其测量指标设置 | 第137-138页 |
·测量问题的评分尺度 | 第138-139页 |
·问卷设计发放及数据处理方法 | 第139-142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139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139-140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140-142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142-145页 |
·样本描述 | 第142页 |
·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142-145页 |
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145-148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145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145-148页 |
·结构方程分析 | 第148-155页 |
·模型检验与修正 | 第148-152页 |
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及假设检验结果 | 第152-155页 |
·实证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155-157页 |
第6章 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体系的构建 | 第157-181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体系的目标 | 第157-161页 |
·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分析 | 第157-159页 |
·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体系的目标 | 第159-161页 |
·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体系的原则 | 第161-164页 |
·利益相关者利益导向原则 | 第161-162页 |
·信息适度公开原则 | 第162-163页 |
·循序渐进原则 | 第163页 |
·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 | 第163-164页 |
·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体系的设想 | 第164-179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的法律体系构建 | 第164-168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的组织体系构建 | 第168-174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职能体系构建 | 第174-179页 |
·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体系 | 第179-181页 |
第7章 推进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政策建议 | 第181-192页 |
·国外管理审计发展经验的借鉴 | 第181-185页 |
·国外管理审计发展状况 | 第181-182页 |
·国外管理审计发展的启示 | 第182-185页 |
·对我国发展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的建议 | 第185-192页 |
·转变观念,深化对管理审计的认识 | 第185-187页 |
·建立健全管理审计相关法律体系 | 第187页 |
·建立健全管理审计组织体系 | 第187-188页 |
·大力培养管理审计人才 | 第188-189页 |
·完善公司治理机制,促进管理审计发展 | 第189-191页 |
·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管理审计 | 第191-192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92-197页 |
·结论 | 第192-194页 |
·展望 | 第194-197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194-19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95-1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7-206页 |
致谢 | 第206-208页 |
附录 | 第208-21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2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