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学生论文

小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个案研究--以台湾屏东大学附小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于对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关注第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赴台湾交换学习的机缘第7-8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意义第8页
    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内外相关研究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已有研究的启示第12-13页
    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班级环境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参与第13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设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第六节 研究过程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现场的进入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实施的过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研究现场的退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研究伦理的反思第17-19页
第二章 小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学校支持第19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特色与追求——“精致、简单、共助”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精致的学校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简单的学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共助的学校第22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奖励制度——“学生可以拿到学成证照”第25-27页
    第三节 课程本土化——“学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”第27-30页
第三章 小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内部动力第30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班级物质环境——“简洁、舒适”第30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班级规范环境——“自觉性、主动性”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的责任感第32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班级社会心理环境——“尊重、信任”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间的尊重与信任第37-39页
第四章 小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中的自我建设第39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参与意识——“我应该参与”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合作参与能力——“我们三个人是一组”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感恩与反思——“我的成长”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会感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注重过程的反思第43-45页
结语 并非重在参与第45-47页
附录A:部分访谈记录第47-51页
附录B:部分田野观察记录第51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浅析哥伦比亚儿童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问题--以蒙台梭利英文学校为例
下一篇:学校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关怀--基于对学生一日常规的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