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师范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高校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--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引言第7-10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意义第8-10页
第2章 概念界定第10-12页
    2.1 关于科学探究内涵的界定第10页
    2.2 关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10-11页
    2.3 关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第11-12页
第3章 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3.1 国外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3.2 国内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相关文献分布第13-16页
第4章 研究设计第16-20页
    4.1 研究假设第16页
    4.2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4.3 研究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选取被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调查工具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调查信度和效度第19-20页
第5章 研究结果第20-29页
    5.1 高校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5.2 不同年级、不同学院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年级、不同学院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调查问卷得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年级、不同学院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卷得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年级、不同学院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分差第23-24页
    5.3 调查问卷得分具体情况第24-26页
    5.4 男女生调查问卷得分具体情况第26-28页
    5.5 男女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卷得分具体情况第28-29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29-34页
    6.1 高校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总体情况良好第29页
    6.2 科学探究能力6个方面具体差异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提出问题的能力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制定计划、设计实验的能力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实验操作、收集实验证据的能力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解释实验现象、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表达交流、评价、反思的能力第33-34页
第7章 对策与建议第34-39页
    7.1 高校层面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调整课程设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加强院系与院系之间的合作培养第35-36页
    7.2 高校教师层面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在已经开设的实验课中增加自主实验的比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在实验完成之后增加交流讨论的环节第36-37页
    7.3 学生个人层面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对自身科学探究能力有准确定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掌握有效地提升能力的方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抓紧机会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第37-39页
附录A第39-41页
附录B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腹露蝗属的订正、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
下一篇:下丘脑可塑性变在束缚应激致HPA轴活性和行为学改变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