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施工论文--施工技术论文

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法施工监控与敏感性参数识别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4页
    1.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概况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桥梁施工监控的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1页
第二章 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内容与方法第21-27页
    2.1 桥梁监控的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结构变形控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结构应力控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结构稳定性控制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桥梁施工的控制方法第22页
    2.3 桥梁施工控制中的结构分析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2.4 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结构设计参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施工工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计算模型第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结构计算第27-37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结构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技术指标第28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限元软件madis/civil的介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单元类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材料参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荷载参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施工阶段划分第31-33页
    3.3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 应力监控分析第37-50页
    4.1 应力监测过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测试方法和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测点布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测试工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测试手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应变计埋设第39页
    4.2 分析原理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数据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五章 线形监控分析第50-66页
    5.1 线形监测过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测点布置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监测工况第51-52页
    5.2 挠度影响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5.3 施工误差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过程控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误差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5.4 精度控制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测量精度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误差控制第54页
    5.5 数据分析第5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立模标高计算原理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挂篮预压实验数据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立模标高数据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位移数据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 敏感性参数识别第66-79页
    6.1 最小二乘法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基本最小二乘法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最小二乘法的改进第68-70页
    6.2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混凝土容重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预应力误差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预应力摩阻μ、k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6.3 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敏感性参数识别第76-78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7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7.1 本文工作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脊骨梁桥地震响应与隔震性能研究
下一篇:大跨度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施工受力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