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高等教育史论文

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依据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3-16页
第一章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创建与发展第16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院所的历史分期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肇始时期(1912-1929)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壮大时期(1929-1937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曲折发展与战后恢复时期(1937-1949)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院所发展的时代特点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所数量稳步增长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于经济发展和时局变化影响而形成其地域分布和变化的格局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私立大学研究院所成为大学研究院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4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院所发展的动因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大学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当时学术发展的需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与带领第26-28页
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运行机制第28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院所的组织运行第28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府部门拨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外基金会资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有关行业部门的资助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基本条件建设第33-34页
    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关系第34-36页
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成就第36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人才培养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程开设与教授指导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毕业考察和学位授予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生待遇与奖励第38-39页
    第二节 学术研究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开展科学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办刊物与发表论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第41页
    第三节 技术开发推广第41-43页
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科技教育地位与历史影响第43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科技教育地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国时期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民国时期科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第44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的科技教育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了大学的职能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速了大学学术独立的进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引发了大学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方式的转变第45-47页
第五章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创建与发展的问题与启示第47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国时期大学理工农学科研究院所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大学研究院所经费不充足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大学研究院所研究人员身兼数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大学研究院所设置重叠、资源配置不合理第48-49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创建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前提条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院所数量与质量应均衡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政府和大学两大科研系统应分工协作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大学科研与教学应紧密结合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大力发展私立大学研究院所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研究院所自身的发展第51-53页
结语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2页
附录一第62-65页
附录二第65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昆明市高校健美操教师知识结构研究
下一篇:高校情境下变革型领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--以心理授权为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