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2.1 认知风格研究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2.1.1 认知风格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2.1.2 场独立型-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2 几何应用题界定 | 第14页 |
2.3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2.3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4-16页 |
2.3.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6页 |
2.4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现状与分析 | 第16-19页 |
第3章 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分析 | 第19-26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3.2 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19页 |
3.3 研究结果 | 第19-24页 |
3.3.1 初中生认知风格的性别、年级差异 | 第19-23页 |
3.3.2 典型认知风格的个案结果 | 第23-24页 |
3.4 分析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认知风格对几何应用题解决的影响 | 第26-39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26-30页 |
4.2.1 设计几何应用测试题 | 第26-27页 |
4.2.2 试题答案 | 第27-30页 |
4.2.3 评分标准 | 第30页 |
4.3 研究结果 | 第30-36页 |
4.3.1 几何应用题成绩的性别、年级差异 | 第30-32页 |
4.3.2 初中生认知风格与几何应用题成绩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4.3.3 个案研究结果 | 第33-36页 |
4.4 分析讨论 | 第36-39页 |
4.4.1 几何应用题解决的性别、年级差异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4.2 个案分析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教学思考 | 第39-42页 |
5.1 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,尊重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 | 第39-40页 |
5.2 针对个别差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| 第40-41页 |
5.3 专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几何应用题解决能力 | 第41-4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反思 | 第42-4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2-43页 |
6.1.1 初中生认知风格的基本特点 | 第42页 |
6.1.2 初中生认知风格与几何应用题测试成绩的关系 | 第42页 |
6.1.3 典型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个案研究分析 | 第42-43页 |
6.2 对研究的反思 | 第43-44页 |
6.2.1 转变教学方式,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 | 第43页 |
6.2.2 探究认知风格与几何应用题解决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