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| 第17-27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7-23页 |
2.1.1 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7-19页 |
2.1.2 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9-22页 |
2.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| 第22-23页 |
2.2 新三板市场融资财务绩效的概念界定 | 第23-24页 |
2.2.1 新三板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| 第23-24页 |
2.2.2 融资的涵义 | 第24页 |
2.2.3 财务绩效的涵义 | 第24页 |
2.3 新三板市场融资财务绩效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2.3.1 企业融资理论 | 第24-26页 |
2.3.2 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 | 第26-27页 |
3 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及财务绩效的理论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状况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.1 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1.2 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方式 | 第29-31页 |
3.2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动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1 内部动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2 外部动因分析 | 第32页 |
3.3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财务绩效分析指标 | 第32-37页 |
3.3.1 偿债能力指标 | 第32-33页 |
3.3.2 营运能力指标 | 第33-34页 |
3.3.3 盈利能力指标 | 第34-35页 |
3.3.4 发展能力指标 | 第35-37页 |
4 光伏宝公司在新三板市场融资财务绩效的案例分析 | 第37-51页 |
4.1 光伏宝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| 第37-39页 |
4.1.1 光伏宝基本介绍 | 第37-39页 |
4.1.2 光伏行业及发展前景 | 第39页 |
4.2 光伏宝公司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动因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1 解决公司价值链运转需求 | 第39页 |
4.2.2 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压力 | 第39-40页 |
4.2.3 满足在新三板市场的战略发展需要 | 第40页 |
4.3 光伏宝公司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情况 | 第40-43页 |
4.3.1 光伏宝公司的定向增发融资 | 第40-42页 |
4.3.2 光伏宝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 | 第42页 |
4.3.3 光伏宝公司的银行贷款融资 | 第42-43页 |
4.4 光伏宝公司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财务绩效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4.1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偿债能力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4.2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营运能力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.3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盈利能力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.4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发展能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.5 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财务绩效综合分析 | 第48-51页 |
5 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财务绩效提升策略及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5.1 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财务绩效提升策略 | 第51-52页 |
5.1.1 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利用效率 | 第51页 |
5.1.2 通过合理的定向增发改善企业财务绩效 | 第51页 |
5.1.3 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资金管理能力 | 第51-52页 |
5.2 完善新三板市场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| 第52-54页 |
5.2.1 适当降低门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| 第52页 |
5.2.2 加大对新三板企业的政策配套支持 | 第52-53页 |
5.2.3 尽快完善做市商制度和分层机制 | 第53-5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