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--工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论文

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地区差异、动态演化与成因识别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绪论第15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本文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2 文献综述第21-26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能源效率的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境效率的研究进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节能减排效率的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现有研究不足第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3 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理论及研究方法第26-41页
    3.1 工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业的内涵与分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工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基本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内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第29页
    3.3 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效率研究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4 本文选取的效率与生产率测度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非参数方向性距离函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Meta-frontier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Malmquist-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Meta-frontier Malmquist-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4 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测度及地区差异分析第41-59页
    4.1 样本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4.2 指标的选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投入产出指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投入产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2页
    4.3 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测度及其地区差异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区差异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分解第44-46页
    4.4 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机理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Theil指数分解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地区差距分解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5 技术异质下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测度、技术差距及成因分析第49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技术差距形成的原因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组群前沿下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地区差异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中国三大区域之间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无效率成因分解第54-5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5 中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动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第59-70页
    5.1 不考虑技术差异的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动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第59-63页
    5.2 技术异质下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动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第63-6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6 提升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政策与建议第70-74页
    6.1 调整工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第70-71页
    6.2 促进技术和管理协同发展第71页
    6.3 重点缩小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第71页
    6.4 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第71-72页
    6.5 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理念第72-74页
7 结论与展望第74-77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网络资源的煤矿事故本体知识库的构建研究
下一篇: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评价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