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其他金融组织论文

X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第2章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第17-26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融资担保的定义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的定义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风险管理的定义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贷配给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交易成本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金融中介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古典信用分析理论第19页
    2.3 融资担保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外部环境环境风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担保客户内部风险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融资担保公司内部风险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银行合作风险第22-23页
    2.4 融资担保风险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融资担保风险具有特定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转嫁风险较困难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风险可控性低第24页
    2.5 融资担保风险衡量指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担保代偿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担保损失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代偿回收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担保放大倍数第25-26页
第3章 X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26-46页
    3.1 X融资担保公司概况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司简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司业务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公司业务操作流程第29-30页
    3.2 X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第30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公司业务风险控制措施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第37-39页
    3.3 X融资担保公司代偿案例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FXLY公司概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FXLY公司财务指标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项目评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项目风险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评审结论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担保业务结果分析第44-46页
第4章 X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4.1 监管不明确,公司易受外部干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监管机构不明确,行业经营混乱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政府部门不当干预,影响公司独立性第46-47页
    4.2 公司业务集中度高,利润来源单一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业务集中度高,风险容易集中爆发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司产品创新能力不足,盈利模式单一第47-48页
    4.3 银担合作地位不对等,风险承担不合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经济下行,银行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银行收取高额保证金,公司资金利用效率低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公司过度承担贷款风险,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第49页
    4.4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,处置风险能力有限第49-50页
    4.5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,风险控制能力弱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内控制度不完善,业务操作不规范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保后监管流于形式,风险预警效力不足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缺乏长效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第51-52页
第5章 完善X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52-59页
    5.1 明确监管主体,加强外部监管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明确监管主体,创建良好行业发展环境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推进相关制度建设,确保融资担保公司的独立性第52-53页
    5.2 创新业务模式,拓宽利润来源渠道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合理安排,避免业务高度集中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变盈利模式,收入来源多样化第54页
    5.3 优化银担合作模式,双方互利共赢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确定合理风险责任比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银担信息共享机制第55页
    5.4 建立长效风险补偿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5.5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完善公司内控制度,确保专职专责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加强保后监管,提升风险预警能力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南LO集团一线餐饮员工绩效评价研究
下一篇: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不对称及时性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