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9-2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高校校训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——载体研究综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——校训载体研究综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总结述评第22-2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思路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24-25页
第一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分析第25-49页
    一、理论之维: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深厚渊源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第30-35页
    二、内在依据:高校校训发展演变的文化机理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高校校训的纵向演变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高校校训的横向解读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高校校训的哲学刍议第42-45页
    三、基本关系:高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通共融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内在本质契合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文化底蕴互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主要功能共融第47-49页
第二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第49-66页
    一、调查概况: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之研究说明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调查对象及方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问卷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基本数据梳理第50-52页
    二、现状探究: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之分析讨论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高校校训的认知现状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运用现状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高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现状第59-62页
    三、问题索因: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之原因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主体层面:认同度、关注度、践行度不一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客体层面:格式化、雷同化、宽泛化、口号化现象严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环体层面:转型背景下高校校训发展面临困境第64-66页
第三章 以高校校训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式构建第66-77页
    一、方向体系:模式构建的立足点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目标设定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原则遵循第67-69页
    二、方法体系: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加强宣传,促进校训可持续发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多方合力,丰富校训内涵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立足氛围,塑造校训文化标杆第72-73页
    三、反馈体系:模式构建的检查评估体系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检查评估要求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检查评估标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检查评估指标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检查评估方法第75-77页
结语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附录第82-86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第86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上料机械手运动控制
下一篇: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与幼儿园体育游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