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风险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风险的要素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4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岸桥项目工程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 | 第16-19页 |
1.3.1 岸桥项目风险及其特点 | 第16-18页 |
1.3.2 岸桥项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| 第18-19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4.1 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.2 论文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3 论文技术研究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理论概述 | 第22-30页 |
2.1 网络层次分析法 | 第22-25页 |
2.1.1 概述 | 第22-23页 |
2.1.2 系统超矩阵构造 | 第23页 |
2.1.3 构造超矩阵 | 第23-25页 |
2.2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25-28页 |
2.2.1 方法概述 | 第25-26页 |
2.2.2 具体评价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3 适用性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3.1 网络层次分析法适用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3.2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达曼岸桥项目风险识别 | 第30-41页 |
3.1 施工项目风险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| 第30-31页 |
3.2 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3 达曼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| 第32-39页 |
3.3.1 达曼项目 WBS 分解 | 第33-34页 |
3.3.2 达曼项目风险的 RBS 分解 | 第34-36页 |
3.3.3 达曼项目建立 WBS-RBS 矩阵 | 第36-37页 |
3.3.4 达曼项目各风险因素风险度确定 | 第37-39页 |
3.4 达曼项目风险清单确立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达曼岸桥项目风险分析 | 第41-58页 |
4.1 运用网络层次法计算项目各风险因素权重 | 第41-52页 |
4.1.1 各访谈者打分,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3-47页 |
4.1.2 层次总排序权重 | 第47-49页 |
4.1.3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达曼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| 第52-58页 |
第5章 达曼岸桥项目风险应对及控制 | 第58-61页 |
5.1 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 | 第58-59页 |
5.1.1 风险回避 | 第58页 |
5.1.2 风险减轻 | 第58页 |
5.1.3 风险转移 | 第58-59页 |
5.1.4 风险接受 | 第59页 |
5.2 风险应对的措施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