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高一数学课堂参与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数学课堂非参与现象严重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学生参与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2.1 概念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2.2 关于学生参与的文献综述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学生参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学生参与的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学生参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关于数学认知水平的文献综述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总结第21-23页
第3章 研究设计第23-34页
    3.1 样本的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学生参与问卷的编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问卷的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问卷的试测第25-26页
    3.3 认知水平测验的设计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测验的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测验的内容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测验的题目设计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测验的试测第32页
    3.4 分析的方法第32-34页
第4章 高一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调查与分析第34-48页
    4.1 调查的实施第34页
    4.2 问卷的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问卷的因子检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学生参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行为参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情感参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认知参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4 学生参与的差异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学生参与的性别差异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学生参与的班级类型差异第43-44页
    4.5 学生参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行为参与与心理投入之间的相关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认知参与与情感参与之间的相关性第45-46页
    4.6 学生参与及各维度与学校成绩的相关性第46-48页
第5章 学生参与与函数奇偶性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第48-59页
    5.1 测验成绩的评估结果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测验成绩的评估概况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测验成绩的一般描述第48-50页
    5.2 不同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测验得分上的差异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学生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测验得分上的差异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行为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测验得分上的差异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认知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测验得分上的差异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不同情感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测验得分上的差异第53-55页
    5.3 学生参与与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学生参与与基本题成绩的相关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学生参与与理解题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学生参与与应用题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学生参与与开放题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相关性分析的总结第58-59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第59-64页
    6.1 调查结果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学生参与的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分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学生参与内部结构的关系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学生参与与认知水平相关性的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6.2 研究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6.3 教学建议与研究不足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本研究对我国数学教学的启示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A: 高中生数学课堂参与调查问卷第67-70页
附录B: 函数奇偶性认知水平测试卷第70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
下一篇: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