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回顾 | 第10-17页 |
1.4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路 | 第17-22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6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基层治理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| 第26-38页 |
2.1 区域自然与地理 | 第26-27页 |
2.2 历史与区划 | 第27-28页 |
2.3 民族与文化 | 第28-30页 |
2.4 村落社会结构 | 第30-33页 |
2.5 小农为主的农业型经济 | 第33-35页 |
2.6 “极贫”乡镇 | 第35-36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基层治理 | 第38-48页 |
3.1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之“殇” | 第38-41页 |
3.2 干群冲突与形象危机 | 第41-44页 |
3.3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不规则村治 | 第44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乡镇机构改革与村级管理体制改革 | 第48-66页 |
4.1 乡镇机构改革 | 第48-60页 |
4.2 村级管理体制改革 | 第60-66页 |
第五章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基层治理:以脱贫攻坚为例 | 第66-100页 |
5.1 发不动的群众:乡镇公信力问题 | 第67-70页 |
5.2 公共品供给:钉子户、供需错位与后期管理不足 | 第70-71页 |
5.3 乡镇的“自我中心主义” | 第71-73页 |
5.4 消极的村干部 | 第73-75页 |
5.5 脱贫攻坚中的乡镇行政问题 | 第75-84页 |
5.6 乡镇的应对及其局限 | 第84-98页 |
5.7 后税费时代的治理进展与问题 | 第98-100页 |
第六章 基层治理体制变革的局限及其后果 | 第100-112页 |
6.1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弱化 | 第100-106页 |
6.2 基层治理体系疏离化 | 第106-109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2页 |
第七章 国家建设、治道变革与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| 第112-127页 |
7.1 政府能力不足与传统治理的失效 | 第112-113页 |
7.2 现代国家建构与政治现代化 | 第113-115页 |
7.3 治理理论与治道变革 | 第115-117页 |
7.4 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地方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| 第117-120页 |
7.5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及其社会经济基础 | 第120-127页 |
第八章 重塑农村基层治理 | 第127-136页 |
8.1 基层政府能力与权威的重建 | 第127-131页 |
8.2 农村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建设 | 第131-136页 |
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| 第136-142页 |
9.1 研究结论 | 第136-140页 |
9.2 政策含义 | 第140-141页 |
9.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41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48页 |
附录 | 第148-149页 |
致谢 | 第149-1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