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动物学论文--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

能量储备对中华大蟾蜍(Bufo gargarizans)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能量第12页
    1.2 动物能量与繁殖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鸟类能量储存与繁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哺乳类能量储存与繁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爬行类能量储存与繁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两栖类能量储存与繁殖第15页
    1.3 身体状况指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BCI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两栖类BCI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中华大蟾蜍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中华大蟾蜍繁殖相关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研究地点及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点第19-21页
    2.2 数据采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野外数据采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室内数据采集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指数运算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身体状况指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繁殖能量投入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发育时长第23-24页
    2.4 统计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抱对与未抱对雄性个体BCI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BCI与繁殖能量消耗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BCI与受精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雄性BCI与后代发育时长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雌性BCI与窝卵数第24-25页
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5-29页
    3.1 抱对与未抱对雄性个体BCI差异第25-26页
    3.2 BCI与繁殖能量投入的关系第26页
    3.3 BCI与受精率的关系第26-27页
    3.4 雄性BCI与后代发育时长的关系第27页
    3.5 雌性BCI与窝卵数的关系第27-29页
第四章 讨论第29-32页
    4.1 雄性繁殖竞争第29页
    4.2 繁殖能量投入第29-30页
    4.3 BCI对受精率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4.4 雄性BCI对后代发育速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4.5 雌性BCI与窝卵数的关系第31-32页
结论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株分离自白蚁肠道的共生细菌新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
下一篇:整合进化树信息的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