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与利益输送--基于北信源的案例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文献回顾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送转的文献回顾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大股东减持套现与利益输送的文献回顾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文献评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和研究局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文章的创新之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局限第17-18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理论基础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委托代理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号传递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股利迎合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2 通过高送转实现利益输送的理论分析第20-22页
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概况第22-29页
    3.1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创业板高送转上市公司的特征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股本规模小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每股资本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股价偏高第25-27页
    3.3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后大股东减持情况第27-29页
第四章 北信源高送转分析第29-50页
    4.1 北信源历年股利政策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北信源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北信源历年股利政策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4.2 北信源高送转政策的合理性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送股能力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股本规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股价水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盈利能力第34-36页
    4.3 北信源高送转背后的利益输送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送转带来的市场效应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送转前后内部人的减持行为第40-47页
    4.4 高送转演变为利益输送的原因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高送转制度欠缺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股权高度集中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外部监管力度欠缺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高送转方案提前披露第48-50页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0-5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0页
    5.2 建议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投资者需培养价值投资理念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管理层应致力于公司治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,实现送转制度化第51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+H交叉上市对A股审计质量溢出效应研究
下一篇:创建中国股市平准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