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8页 |
1.1 绪论 | 第10-11页 |
1.2 有机-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| 第11-16页 |
1.2.1 有机-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2.2 有机-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2.3 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 | 第14-16页 |
1.3 有机-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活性层 | 第16-17页 |
1.3.1 活性层材料需具备的性质以及分子设计策略 | 第16-17页 |
1.4 杂化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形貌调控的方法 | 第17-26页 |
1.4.1 优化活性层的厚度 | 第17-18页 |
1.4.2 调控无机半导体几何形貌 | 第18-19页 |
1.4.3 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表面修饰 | 第19-21页 |
1.4.4 共轭聚合物功能化 | 第21-23页 |
1.4.5 溶剂效应 | 第23页 |
1.4.6 热处理 | 第23-24页 |
1.4.7 嵌段共聚物调控有机-无机杂化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 | 第24-26页 |
1.5 本课题的总体思路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嵌段共聚物P3HT-B-P3TEGT的加入量对P3HT/ZNO杂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28-49页 |
2.1 绪论 | 第28-3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4页 |
2.2.1 实验原料及主要试剂 | 第30页 |
2.2.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| 第30-31页 |
2.2.3 单体及嵌段共聚物P3HT-b-P3TEGT的合成 | 第31-33页 |
2.2.4 ZnO纳米粒子的合成 | 第33-34页 |
2.2.5 混合溶液的配制 | 第34页 |
2.2.6 P3HT/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| 第3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7页 |
2.3.1 P3HT-b-P3TEGT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| 第34-36页 |
2.3.2 P3HT-b-P3TEGT的傅立叶红外光谱 | 第36-37页 |
2.3.3 P3HT-b-P3TEGT的热性能 | 第37-38页 |
2.3.4 P3HT-b-P3TEGT的光学性能与电学性能 | 第38-39页 |
2.3.5 ZnO 纳米晶的形貌 | 第39-40页 |
2.3.6 P3HT/ZnO/P3HT-b-P3TEGT杂化薄膜微观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| 第40-45页 |
2.3.7 P3HT/ZnO/P3HT-b-P3TEGT杂化太阳能电池性能 | 第45-46页 |
2.3.8 P3HT/ZnO/P3HT-b-P3TEGT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 | 第46-4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3章 嵌段共聚物P3HT-B-P3TEGT的嵌段比对P3HT/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 | 第49-60页 |
3.1 绪论 | 第49-5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0-52页 |
3.2.1 全共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3HT-b-P3TEGT的合成 | 第50页 |
3.2.2 ZnO纳米粒子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3.2.3 混合溶液的配制 | 第51页 |
3.2.4 P3HT/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| 第51页 |
3.2.5 表征方法 | 第51-5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9页 |
3.3.1 全共轭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3HT-b-P3TEGT的化学结构与光学性能 | 第52-53页 |
3.3.2 不同嵌段比的P3HT-b-P3TEGT添加剂对P3HT/ZnO杂化薄膜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3.3.3 不同嵌段比的P3HT-b-P3TEGT添加剂对P3HT/ZnO杂化薄膜微观结构及光物理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3.3.4 不同嵌段比的P3HT-b-P3TEGT添加剂对P3HT/ZnO杂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3.3.5 P3HT/ZnO/P3HT-b-P3TEGT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 | 第57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