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7页 |
1.1.1 温室效应 | 第11页 |
1.1.2 CO_2捕集技术 | 第11-16页 |
1.1.3 燃煤汞污染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 | 第17-21页 |
1.2.1 燃烧前脱汞 | 第17-18页 |
1.2.2 燃烧中脱汞 | 第18页 |
1.2.3 燃烧后脱汞 | 第18-21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1 实验装置 | 第23-24页 |
2.1.1 固定床汞吸附实验装置 | 第23-24页 |
2.1.2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装置 | 第24页 |
2.2 测试表征仪器 | 第24-27页 |
2.2.1 VM3000在线测汞仪 | 第24页 |
2.2.2 EMP-2在线测汞仪 | 第24-25页 |
2.2.3 Hydra Ⅱ C固体测汞仪 | 第25-26页 |
2.2.4 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 | 第26页 |
2.2.5 气相色谱-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 | 第26-27页 |
2.3 脱汞性能评价参数 | 第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单一干烟气组分影响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研究 | 第28-40页 |
3.1 活性炭理化特性表征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程序升温脱附(TPD)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3 汞质量平衡率计算方法 | 第31页 |
3.4 CO_2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5 O_2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6 SO_2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7 NO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8 HCl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不同气氛下H_2O影响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研究 | 第40-49页 |
4.1 实验工况设定 | 第40页 |
4.2 H_2O对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3 SO_2气氛下H_2O含量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4 NO气氛下H_2O含量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5 HCl气氛下H_2O含量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6 复合组分中H_2O含量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模拟烟气中活性炭脱除Hg~0的实验研究 | 第49-59页 |
5.1 入口汞浓度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5.2 床层高度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50页 |
5.3 反应温度对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5.4 动力学分析 | 第52-57页 |
5.4.1 颗粒内扩散模型 | 第52-54页 |
5.4.2 准一阶动力学模型 | 第54-55页 |
5.4.3 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| 第55-56页 |
5.4.4 耶洛维奇(Elovich)动力学模型 | 第56-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59-62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59-61页 |
6.1.1 单一干烟气组分影响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研究 | 第59页 |
6.1.2 不同H_2O浓度复合酸性气体影响活性炭汞脱除特性研究 | 第59-60页 |
6.1.3 模拟烟气中活性炭脱除Hg~0的实验研究 | 第60-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作者简介,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