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| 第13-15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论文的组织架构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低功耗控制策略 | 第16-28页 |
2.1 功耗来源 | 第16页 |
2.2 低功耗技术综述 | 第16-19页 |
2.3 EEG采集外设模块的低功耗策略 | 第19-24页 |
2.3.1 ADC控制器的双循环转换模式 | 第19-21页 |
2.3.2 DMA-数据存储器快速通道(DDFI) | 第21-22页 |
2.3.3 基于DMA的通道数据刷选 | 第22-24页 |
2.4 EEG采集系统级低功耗策略 | 第24-27页 |
2.4.1 开源微控制器openMSP430低功耗特性 | 第24-25页 |
2.4.2 基于生理信号检测的软硬件反馈控制 | 第25-27页 |
2.5 本章总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系统实现 | 第28-55页 |
3.1 系统概述 | 第28-35页 |
3.1.1 openMSP430配置 | 第29-31页 |
3.1.2 EEG数据采集流程 | 第31页 |
3.1.3 接口协议 | 第31-35页 |
3.2 ADC控制器设计 | 第35-41页 |
3.2.1 ADCIP核 | 第35-37页 |
3.2.2 功能及结构描述 | 第37-38页 |
3.2.3 寄存器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2.4 工作模式配置 | 第40-41页 |
3.3 DMA控制器设计 | 第41-48页 |
3.3.1 功能及结构描述 | 第41-44页 |
3.3.2 寄存器设计 | 第44-47页 |
3.3.3 工作模式配置 | 第47-48页 |
3.4 DMA仲裁器设计 | 第48-50页 |
3.5 数字尖峰检测器(DSD)设计 | 第50-54页 |
3.5.1 功能及结构描述 | 第50-51页 |
3.5.2 寄存器设计 | 第51-53页 |
3.5.3 工作模式配置 | 第53-54页 |
3.6 本章总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系统测试及功耗分析 | 第55-63页 |
4.1 ADC转换模式测试 | 第55-56页 |
4.1.1 连续转换模式采集测试 | 第55页 |
4.1.2 双循环转换模式采集测试 | 第55-56页 |
4.2 ADC转换模式功耗分析 | 第56-61页 |
4.2.1 基于乒乓操作的软件流程 | 第56-57页 |
4.2.2 连续转换模式下的功耗 | 第57页 |
4.2.3 双循环转换模式下的功耗 | 第57-58页 |
4.2.4 功耗减少比率 | 第58-59页 |
4.2.5 动态功耗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3 DDFI与DMA数据筛选的功耗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3.1 DDFI时钟减少分析 | 第61页 |
4.3.2 DMA数据筛选时钟减少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4 本章总结 | 第62-63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63-65页 |
总结 | 第63页 |
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附件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