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1.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| 第8页 |
2.化学概念及“原电池”相关概念的教学现状 | 第8-9页 |
3.利用概念图技术可以诊断错误认知,使得相异构想发生转变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.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概念图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2.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四)研究目标、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2.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3.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(1)文献分析法 | 第14页 |
(2)文本分析法 | 第14-15页 |
(3)个案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(4)教育实验法 | 第15-16页 |
一、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5页 |
(一)概念图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概念图的界定 | 第16页 |
2.相异构想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3.概念转变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(二)概念图在概念转变中相关问题的概述 | 第18-21页 |
1.概念图的绘制程序 | 第18-19页 |
2.利用概念图定性评价概念转变的理论框架 | 第19-20页 |
3.概念图定量评价的评分标准 | 第20-21页 |
(三)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1.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图式理论 | 第22页 |
3.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| 第22-23页 |
4.信息加工理论 | 第23-25页 |
二、研究的总体设计及实施 | 第25-28页 |
(一)研究的总体设计 | 第25-26页 |
(二)研究的实施 | 第26-28页 |
1.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2.研究过程 | 第26-28页 |
三、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8页 |
(一)前测诊断学生的相异构想 | 第28-33页 |
1.学生相异构想统计及分类 | 第28-30页 |
2.学生相异构想的分析 | 第30-33页 |
(二)基于概念图“原电池”相异构想的概念转变教学 | 第33-38页 |
1.教材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学情分析 | 第34页 |
3.教学目标 | 第34-35页 |
4.教学重点与难点 | 第35页 |
5.基于概念图的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 | 第35-36页 |
6.利用概念图的概念转变教学设计的评价 | 第36-38页 |
(三)关于学生“原电池”相异构想概念转变的评价 | 第38-48页 |
1.定量评价 | 第38-42页 |
2.定性评价 | 第42-48页 |
四、结论与思考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