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慢城建设发展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慢城理念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框架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2 小城镇慢城理念基础性研究 | 第15-29页 |
2.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背景研究 | 第15-18页 |
2.1.1 小城镇发展进程 | 第15-16页 |
2.1.2 现状小城镇建设问题 | 第16-18页 |
2.2 慢城概念及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2.1 慢城概念 | 第18页 |
2.2.2 新城市主义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宜居城市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4 环境行为学 | 第20-21页 |
2.3 慢城理念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3.1 适用对象 | 第21页 |
2.3.2 慢城理念认知误区 | 第21-22页 |
2.3.3 与传统小城镇建设的区别 | 第22页 |
2.3.4 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4 慢城理念在小城镇不同规划层面的应用研究 | 第23-28页 |
2.4.1 镇域体系规划层面的应用 | 第24页 |
2.4.2 城区总体规划层面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2.4.3 城镇详细规划层面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2.4.4 实例分析——我国首个慢城“高淳桠溪” | 第26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慢城模式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探索性研究 | 第29-45页 |
3.1 影响小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素 | 第29-30页 |
3.1.1 自然要素 | 第29页 |
3.1.2 行为要素 | 第29页 |
3.1.3 历史文化要素 | 第29-30页 |
3.2 小城镇慢城空间布局模式 | 第30-35页 |
3.2.1 里——“闲庭里弄”空间 | 第31-32页 |
3.2.2 坊——“古朴静坊”空间 | 第32-34页 |
3.2.3 市——“民俗市井”空间 | 第34-35页 |
3.3 慢城布局模式在不同类型小城镇中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.1 平原小镇 | 第35-36页 |
3.3.2 山地小镇 | 第36-37页 |
3.3.3 滨水小镇 | 第37页 |
3.4 慢城建设的策略 | 第37-43页 |
3.4.1 慢生活 | 第37-39页 |
3.4.2 慢游 | 第39-41页 |
3.4.3 慢行 | 第41-42页 |
3.4.4 慢运动 | 第42-43页 |
3.5 确保慢城实施的途径 | 第43-44页 |
3.5.1 理念推广方面 | 第43页 |
3.5.2 规划设计方面 | 第43页 |
3.5.3 政策管理方面 | 第43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绥滨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民众城市意象调研 | 第45-52页 |
4.1 基本概况 | 第45-46页 |
4.2 绥滨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 | 第46-47页 |
4.3 居民意向调研 | 第47-50页 |
4.3.1 调研方法 | 第48页 |
4.3.2 调研内容 | 第48-50页 |
4.3.3 调研结论 | 第50页 |
4.4 绥滨发展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4.1 绥滨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| 第50-51页 |
4.4.2 原因分析 | 第51页 |
4.4.3 规划建议 | 第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慢城理念下的绥滨县总体规划 | 第52-65页 |
5.1 城镇类型及发展定位 | 第52页 |
5.2 绥滨慢城空间布局规划 | 第52-56页 |
5.2.1 里空间 | 第52-54页 |
5.2.2 坊空间 | 第54-55页 |
5.2.3 市空间 | 第55-56页 |
5.3 绥滨慢城规划策略 | 第56-63页 |
5.3.1 慢生活系统规划 | 第56-57页 |
5.3.2 慢行系统规划 | 第57-60页 |
5.3.3 慢游系统规划 | 第60-62页 |
5.3.4 慢运动系统规划 | 第62-63页 |
5.4 绥滨慢城政策手段 | 第63-64页 |
5.4.1 倡导慢生活 | 第63页 |
5.4.2 鼓励慢运动 | 第63-64页 |
5.4.3 引导慢出行 | 第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