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9页 |
1.1.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1.1.2 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6-17页 |
1.1.3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7-1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9-2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1.3.1 山地城市 | 第20-21页 |
1.3.2 轨道交通与轨道站点 | 第21页 |
1.3.3 中心型轨道站点 | 第21-22页 |
1.3.4 步行空间与公共空间 | 第22-23页 |
1.4 研究对象与范围 | 第23-25页 |
1.4.1 研究对象选择 | 第23-24页 |
1.4.2 研究范围划定 | 第24-25页 |
1.5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5.1 研究思路 | 第25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6 论文框架 | 第26-27页 |
1.7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综述 | 第29-45页 |
2.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| 第29-33页 |
2.1.1 TOD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1.2 环境心理学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1.3 步行空间相关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2 国内外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现状 | 第33-38页 |
2.2.1 国外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现状 | 第33-34页 |
2.2.2 国内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现状 | 第34-38页 |
2.3 国内外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开发实践 | 第38-43页 |
2.3.1 国外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开发实践 | 第38-40页 |
2.3.2 国内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开发实践 | 第40-4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3 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45-59页 |
3.1 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构成要素 | 第45-48页 |
3.1.1 步行空间要素构成 | 第45-46页 |
3.1.2 步行活动类型构成 | 第46-47页 |
3.1.3 步行路径选择构成 | 第47-48页 |
3.2 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使用需求 | 第48-51页 |
3.2.1 步行空间使用需求层次划分 | 第48-49页 |
3.2.2 步行空间使用需求要素阐述 | 第49-51页 |
3.3 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总体特征 | 第51-57页 |
3.3.1 高强度与复合型的城市开发 | 第51-53页 |
3.3.2 高密度与大规模的人流聚集 | 第53-55页 |
3.3.3 立体化与地域化的步行空间 | 第55-56页 |
3.3.4 多样性与交叉性的步行活动 | 第56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4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现状研究 | 第59-95页 |
4.1 调研内容与对象概况 | 第59-63页 |
4.1.1 调研内容与方法 | 第59页 |
4.1.2 调研对象基本概况 | 第59-62页 |
4.1.3 调研对象特征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2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 | 第63-67页 |
4.2.1 受访者基本属性及出行情况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2.2 站点周边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评价 | 第64-67页 |
4.3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连续性调查 | 第67-74页 |
4.3.1 步行空间整体性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3.2 步行空间连接性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3.3 步行空间通畅性分析 | 第70-74页 |
4.4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便捷性调查 | 第74-85页 |
4.4.1 步行空间可达性分析 | 第74-80页 |
4.4.2 步行空间可辨识性分析 | 第80-81页 |
4.4.3 站点与步行空间的衔接分析 | 第81-84页 |
4.4.4 站点与公共交通的步行接驳分析 | 第84-85页 |
4.5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舒适性调查 | 第85-90页 |
4.5.1 步行空间尺度分析 | 第85-87页 |
4.5.2 步行空间界面分析 | 第87-89页 |
4.5.3 步行空间环境分析 | 第89-90页 |
4.6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安全性调查 | 第90-93页 |
4.6.1 步行空间无障碍设施安全性分析 | 第90-91页 |
4.6.2 步行空间交通安全性分析 | 第91-93页 |
4.6.3 步行空间治安安全性分析 | 第93页 |
4.7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现状调研总结 | 第93-94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5 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| 第95-121页 |
5.1 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规划策略体系架构 | 第95-97页 |
5.1.1 设计目标 | 第95页 |
5.1.2 设计原则 | 第95-96页 |
5.1.3 规划策略体系构建思路 | 第96-97页 |
5.2 构建整体化步行空间格局 | 第97-104页 |
5.2.1 土地利用布局配合 | 第97-98页 |
5.2.2 步行网络结构组织 | 第98-102页 |
5.2.3 步行空间形态塑造 | 第102-104页 |
5.3 组织立体化步行空间系统 | 第104-111页 |
5.3.1 立体步行空间模式建立 | 第104-105页 |
5.3.2 地上步行空间开发利用 | 第105-108页 |
5.3.3 地下步行空间开发利用 | 第108-110页 |
5.3.4 垂直构件要素无缝衔接 | 第110-111页 |
5.4 创造人性化步行空间环境 | 第111-120页 |
5.4.1 保证步行空间的最小宽度 | 第111-112页 |
5.4.2 建立步行空间的适宜尺度 | 第112-114页 |
5.4.3 控制步行界面的视觉景观 | 第114-116页 |
5.4.4 缓解步行空间的人车矛盾 | 第116-117页 |
5.4.5 加强步行设施的建设管理 | 第117-12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6 结语 | 第121-123页 |
6.1 论文结论 | 第121页 |
6.2 论文展望 | 第121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29页 |
附录 | 第129-130页 |
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29页 |
B重庆中心型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现状问卷调查 | 第129-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