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24页 |
一、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| 第7-8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7-8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8-10页 |
(一) 校园文化 | 第8-9页 |
(二) 学校墙壁文化 | 第9-10页 |
三、学校墙壁文化的研究综述 | 第10-17页 |
(一) 现有的实践研究 | 第10-12页 |
(二) 社会学对墙壁文化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(三) 教育哲学对“教化”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四、研究设计 | 第17-24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(三) 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8-21页 |
(四) 进入现场 | 第21页 |
(五)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| 第21-24页 |
第一章 为什么是她 | 第24-30页 |
一、“众里寻她千百度” | 第24-25页 |
(一) 研究的定性 | 第24页 |
(二) 城市的定位 | 第24-25页 |
(三) 学校的定点 | 第25页 |
二、S学校的模样 | 第25-30页 |
(一) 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 | 第25-26页 |
(二) 积极向上的校园状况 | 第26-30页 |
第二章 墙壁在说些什么 | 第30-39页 |
一、“为幼苗茁壮成长让小鸟自由飞翔” | 第30-32页 |
(一) 知晓“学校教育理念” | 第31页 |
(二) “学校教育理念”在S小学的投影 | 第31-32页 |
二、“讲文明有礼貌” | 第32-34页 |
(一) 认识“社会价值观念” | 第33页 |
(二) “社会价值观念”在S小学的映射 | 第33-34页 |
三、“祖国在我心中” | 第34-35页 |
(一) 领悟“国家政治意识形态” | 第34-35页 |
(二) “国家政治意识形态”在S小学墙壁文化上的体现 | 第35页 |
四、“星星闪闪我最棒” | 第35-39页 |
(一) 学生的魅力天空 | 第36页 |
(二) “魅力自我”在S小学的展示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谁在让墙壁说话 | 第39-49页 |
一、“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” | 第39-42页 |
(一) 靠近“学校管理者” | 第39-40页 |
(二) 透析学校管理者布置的墙壁空间 | 第40页 |
(三) 管理者为何关心这些话? | 第40-42页 |
二、“我的天地我做主” | 第42-44页 |
(一) 走近“教师” | 第42页 |
(二) 审视教师布置的墙壁空间 | 第42-43页 |
(三) 教师为何关注这类话? | 第43-44页 |
三、“展我魅力风采” | 第44-49页 |
(一) 贴近“学生” | 第45页 |
(二) 反思学生布置的墙壁空间 | 第45-46页 |
(三) 学生为何选择这样的话?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“我”听到了什么 | 第49-58页 |
一、听见,却听不懂的 | 第49-51页 |
(一) 听不懂,而不知其所语的声音 | 第49-50页 |
(二) 为什么令人费解? | 第50-51页 |
二、听懂,但不想听的 | 第51-54页 |
(一) 听懂,却反感的声音 | 第51-53页 |
(二) 为什么招人厌烦? | 第53-54页 |
三、听进心里的 | 第54-58页 |
(一) 听进心里,且认同的声音 | 第55页 |
(二) 为什么会认同?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“我”希望的声音 | 第58-66页 |
一、希望1:“说点儿能让我们看得懂的 | 第58-60页 |
(一) 语言表述:“方式要浅显易懂” | 第58-59页 |
(二) 内容定位:“贴近真实的生活” | 第59-60页 |
二、希望2:“说的话要符合我们的口味 | 第60-63页 |
(一) 空间布置:“留点儿白墙吧” | 第60-61页 |
(二) 文本呈现:“要有点儿个性” | 第61-62页 |
(三) 语义蕴味:“多些快乐的味道” | 第62-63页 |
(四) 语气表达:“不要总是命令我们” | 第63页 |
三、声音的归宿:走向教化 | 第63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