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安全交换协议模型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9-10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安排第10-11页
第二章 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2.1 逻辑推理第11页
    2.2 定理证明第11-12页
    2.3 模型检测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3-14页
第三章 安全交换协议模型检测平台设计第14-35页
    3.1 模型检测平台总体架构设计第15页
    3.2 模型检测平台描述层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安全交换协议描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平性及不可否认性描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攻击者描述第18-19页
    3.3 模型检测平台建模层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安全交换协议建模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平性及不可否认性建模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攻击者建模第27-29页
    3.4 模型检测平台验证层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传统Tarjan算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改进Tarjan算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状态空间约简算法第33-3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四章 安全交换协议模型检测平台实现第35-41页
    4.1 模型检测平台总体架构实现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模型检测平台建模层实现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安全交换协议建模模块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平性及不可否认性建模模块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攻击者模型建模模块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模型检测平台验证层实现第4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 安全交换协议实例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5.1 基于RSA签名的交换协议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于RSA签名的交换协议形式化建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RSA签名的交换协议性质建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基于RSA签名的交换协议验证结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5.2 改进的基于密签的邮件认证协议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改进的基于密签的邮件认证协议性质建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进的基于密签的邮件认证协议验证结果分析第47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49-5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最大熵原理最小能量法的图像去噪及改进
下一篇:基于模糊颜色分割的违章停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