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学论文--经济思想史论文--世界论文--近现代经济思想(1640年~)论文

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下的德鲁克创新思想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-11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之处第17-19页
2 德鲁克创新思想的缘起与发展第19-31页
    2.1 受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维也纳人文环境的熏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对熊彼特创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继承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发展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对创新实践的长期关注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创新在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核心地位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德鲁克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创新的关键性作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德鲁克其它著作中的创新思想第28-31页
3 德鲁克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1-45页
    3.1 关于创新的本质,来源以及原则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创新的本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创新的七个来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创新遵循的原则第36-38页
    3.2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第38页
    3.3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现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实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精神实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新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实践第40-42页
    3.4 关于企业家社会的构想第42-45页
4 德鲁克管理思想演变的哲学反思第45-61页
    4.1 受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4.2 对经验主义哲学的批判与超越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验主义哲学对管理学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经验主义哲学的批判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对经验主义哲学的超越第51-52页
    4.3 解释学存在论与方法论的借鉴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理解——此在的存在方式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前理解是理解的基础与条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对话艺术第55-57页
    4.4 实践哲学的切身践行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哲学解释学对实践哲学的复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德鲁克切身践行的表现第58-61页
5 以海德格尔存在论探究德鲁克的创新管理哲学第61-73页
    5.1 创新作为企业家“在世之在”的存在方式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企业家在世界之中存在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“在世”中的世界概念第63-64页
    5.2 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家的“现身情态”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此在的基本现身情态——畏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由畏而来的企业家精神第66-68页
    5.3 “上手”与“在手”作为企业家创新的实践方式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此在的操劳于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企业家创新的实践方式第69-70页
    5.4 企业家社会作为人类“共在”的方式第70-7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筑工人消极情绪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
下一篇:A能源公司生产单位责任人绩效考核方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