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创业素质构成要素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大学生创业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4 研究述评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2 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1.1 众创 | 第17页 |
2.1.2 创业 | 第17-18页 |
2.1.3 创业素质 | 第18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2.1 创业动机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素质冰山模型 | 第19页 |
2.2.3 人力资源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众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及培育的现状——以长株潭为例 | 第21-29页 |
3.1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现状调查 | 第21-24页 |
3.1.1 问卷调查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1.2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2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状况 | 第24-26页 |
3.2.1 经济发展的推动 | 第24-25页 |
3.2.2 创业政策的支持 | 第25页 |
3.2.3 创业平台的搭建 | 第25-26页 |
3.3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现存不足 | 第26-29页 |
3.3.1 教育体制的局限 | 第26-27页 |
3.3.2 创业资金的短缺 | 第27页 |
3.3.3 创业服务的缺失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众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影响因素 | 第29-43页 |
4.1 模型构建及观测变量选取 | 第29-32页 |
4.1.1 概念模型构建 | 第29-30页 |
4.1.2 观测变量选取 | 第30-32页 |
4.1.3 理论假设的提出 | 第32页 |
4.2 影响因素实证调查过程 | 第32-43页 |
4.2.1 问卷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2.2 问卷信度、效度分析 | 第33-37页 |
4.2.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37-43页 |
第5章 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对策建议 | 第43-47页 |
5.1 构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基础平台 | 第43-44页 |
5.1.1 健全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| 第43页 |
5.1.2 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| 第43-44页 |
5.2 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网络平台 | 第44-45页 |
5.2.1 利用电子网络商务平台拓展社会资本 | 第44-45页 |
5.2.2 入驻威客平台提升心理资本 | 第45页 |
5.3 构建大学生创客孵化空间 | 第45-47页 |
5.3.1 完善创业孵化基地 | 第45-46页 |
5.3.2 发展高校创客空间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6.2 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问卷 | 第53-5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