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绪论 | 第7-17页 |
| 一、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| 第7-9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5页 |
| 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| 第一章 主题式教学视角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概述 | 第17-25页 |
| 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| (一)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主题式教学 | 第19-20页 |
| 二、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| (一)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| 第20页 |
| (二)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| 第20-21页 |
| (三)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1页 |
| (四) 人本主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三、以主题式教学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 | 第22-25页 |
| (一) 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,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向性 | 第22-23页 |
| (二) 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,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 | 第23页 |
| (三) 有利于转变教学方法,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针对性 | 第23-24页 |
| (四) 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,推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建构的自主性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分析 | 第25-39页 |
| 一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(一) 问卷调查分析 | 第25-33页 |
| (二) 教师访谈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二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6-39页 |
| (一) 教学目标未能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导向 | 第36-37页 |
| (二) 教学内容未能激发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动机 | 第37页 |
| (三) 教学方法未能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自主建构 | 第37-38页 |
| (四) 教学评价未能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性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以主题式教学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| 第39-48页 |
| 一、提炼教学主题,紧扣核心素养 | 第39-40页 |
| (一)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| 第39页 |
| (二) 以教材内容为载体 | 第39-40页 |
| (三) 以学生实际为基础 | 第40页 |
| 二、确定教学目标,细化核心素养 | 第40-42页 |
| (一) 强化课标意识 | 第41页 |
| (二) 根据教学内容细化对核心素养的表述 | 第41-42页 |
| 三、创设情境和问题,聚焦核心素养 | 第42-44页 |
| (一) 巧妙创设主题情境,多角度培育核心素养 | 第42-43页 |
| (二) 精心设计情境问题,高效率培育核心素养 | 第43-44页 |
| 四、自主合作探究,着力核心素养 | 第44-45页 |
| (一) 自主学习,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| 第44-45页 |
| (二) 合作探究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| 第45页 |
| 五、回归生活实际,形成核心素养 | 第45-46页 |
| (一)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,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| 第45-46页 |
| (二)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,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| 第46页 |
| 六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,检验核心素养 | 第46-48页 |
| (一) 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纽带 | 第46页 |
| (二) 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| 第46-47页 |
| (三)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《政府的职能:管理与服务》教学设计 | 第48-52页 |
| 一、设计说明 | 第48页 |
| 二、主题式教学设计 | 第48-52页 |
| 结语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62页 |
| 附录一: 调查问卷 | 第57-61页 |
| 附录二: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