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--以托扎敏乡文化核心区规划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类型特点与模式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少数族群的传承保护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二章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研究第16-20页
    2.1 鄂伦春民族第16-17页
    2.2 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语言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萨满文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民间文学与口头艺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民间音乐与舞蹈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狩猎文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民族服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民族工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民俗节庆第18-20页
第三章 鄂伦春民族传承规划研究第20-34页
    3.1 规划范围第20页
    3.2 规划目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总体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期建设目标第21-22页
    3.3 规划意义第22页
    3.4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分类识别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背景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模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民族文化的特色第24-25页
    3.5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空间布局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狩猎文化传承保护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语言文化传承保护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民族文化传承重点保护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森林文化传承保护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民族节庆文化展示活动区第28-29页
    3.6 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民俗文化村规划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民俗文化村建设重点第30-31页
    3.7 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规划—嘎仙洞森林公园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嘎仙洞和布苏里山庄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第四纪冰川遗迹和草甸第31页
    3.8 民族节庆文化传承发展规划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库图尔其民族文化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大祥瑞寺民族文化庙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鄂伦春狩猎文化节第33-34页
第四章 托扎敏乡文化核心保护传承规划第34-49页
    4.1 基本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希日特奇村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木奎猎民村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勃力河村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陶力罕村第35页
    4.2 指导思想第35页
    4.3 总体规划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规划目标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规划概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功能分区第38-41页
    4.4 规划对策研究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础设施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形象标识建设工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民族文化保护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生态文化旅游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就业教育培训第47-4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介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烟气源热泵系统中热管蒸发器的研发
下一篇:天水市绿道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