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2 电气化铁路对通信线路电磁影响机理 | 第15-31页 |
2.1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 | 第15-17页 |
2.2 铁路沿线的通信线路 | 第17-20页 |
2.3 线路接近方式 | 第20-21页 |
2.4 电磁影响机理 | 第21-30页 |
2.4.1 传导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4.2 静电感应影响 | 第23-26页 |
2.4.3 电磁感应影响 | 第26-29页 |
2.4.4 杂音干扰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5 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纵向感应电动势的相关计算 | 第31-45页 |
3.1 AT牵引网电流分布 | 第31-37页 |
3.1.1 单线AT网络中的电流分布 | 第31-33页 |
3.1.2 全并联AT网络中的电流分布 | 第33-37页 |
3.2 阻抗计算 | 第37-39页 |
3.2.1 自阻抗计算 | 第37-38页 |
3.2.2 互阻抗计算 | 第38-39页 |
3.3 纵向感应电动势的MATLBA编程计算 | 第39-45页 |
4 津秦客专电磁影响测试 | 第45-67页 |
4.1 测试概况 | 第45-47页 |
4.2 测试内容及方法 | 第47-51页 |
4.2.1 唐山牵引变电所测试 | 第47-48页 |
4.2.2 崔马庄AT所测试 | 第48-49页 |
4.2.3 小山子分区所测试 | 第49-50页 |
4.2.4 老庄子线路所测试 | 第50-51页 |
4.3 测试现场及设备 | 第51-53页 |
4.4 接触网线材 | 第53-55页 |
4.5 津秦客专测试结果 | 第55-67页 |
4.5.1 运行试验测试结果 | 第55-59页 |
4.5.2 短路试验测试结果 | 第59-67页 |
5 实测数据分析与理论对比分析 | 第67-86页 |
5.1 运行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| 第67-75页 |
5.1.1 芯线纵向感应电动势与机车取流的关系 | 第67-69页 |
5.1.2 电缆接地方式对芯线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| 第69-73页 |
5.1.3 线别对芯线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5.2 短路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3 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| 第77-84页 |
5.3.1 实测电流分布 | 第77-80页 |
5.3.2 MATLAB编程软件的结果与实测对比 | 第80-83页 |
5.3.3 TRANAS软件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 | 第83-84页 |
5.4 小结 | 第84-86页 |
结论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9-9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