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招生对策分析--以A高校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概述 | 第15-27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8页 |
一、高等教育 | 第15页 |
二、职业教育 | 第15页 |
三、高职教育 | 第15-16页 |
四、高职院校 | 第16页 |
五、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情况 | 第18-24页 |
一、基本特点 | 第18-19页 |
二、发展历程 | 第19-22页 |
三、发展现状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A 高校基本情况 | 第24-26页 |
一、A 市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二、A 高校基本办学条件 | 第24-25页 |
三、A 高校招生情况 | 第25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7-42页 |
第一节 生源问题严峻 | 第27-33页 |
一、招生计划难以完成 | 第27-29页 |
二、新生报到率低 | 第29-31页 |
三、专业满足难以权衡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生源质量下降 | 第33-37页 |
一、录取分数逐年下降 | 第33-35页 |
二、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| 第35-36页 |
三、学生厌学情绪普遍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生源争抢激烈 | 第37-41页 |
一、招生宣传上的争抢 | 第37-38页 |
二、招生录取上的争抢 | 第38-40页 |
三、高中争抢复读生源 | 第40-4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产生的原因 | 第42-57页 |
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上的问题 | 第42-47页 |
一、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较低 | 第42-44页 |
二、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| 第44-45页 |
三、高职教育中政府投入不足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生源供求关系失衡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一、生源大幅减少 | 第47-50页 |
二、高校数量增长 | 第50-51页 |
三、招生规模扩大 | 第51页 |
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 | 第51-56页 |
一、“同质化”现象严重 | 第51-52页 |
二、综合办学实力不强 | 第52-53页 |
三、学生就业缺乏出路 | 第53-54页 |
四、招生宣传不得力 | 第54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优化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招生的对策 | 第57-81页 |
第一节 改造不利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招生的环境 | 第57-59页 |
一、改变和影响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| 第57页 |
二、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 | 第57-58页 |
三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市场的监管 | 第58-59页 |
第二节 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| 第59-63页 |
一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| 第59-60页 |
二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| 第60-62页 |
三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招生体系 | 第63-68页 |
一、专业设置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| 第63-64页 |
二、招生省份要向周边和西部拓展 | 第64-65页 |
三、争取单独招生弥补高考生源不足 | 第65-67页 |
四、开展技能和教育培训服务社会需要 | 第67-68页 |
第四节 以就业促招生提升竞争力 | 第68-71页 |
一、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| 第68-69页 |
二、搭建人力资源平台 | 第69-70页 |
三、创建“政校就业创业服务联合体” | 第70-71页 |
第五节 以招生宣传展现学校形象和实力 | 第71-80页 |
一、构建“网络为主、多举并用”的招生宣传形式 | 第71-76页 |
二、与中学建立生源基地 | 第76-78页 |
三、运用公共关系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| 第78-8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