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一、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12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(一) 国外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 国内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(三)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15页 |
(一)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三、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(一)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一、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8-20页 |
(一) 建构主义理论基本内涵 | 第18页 |
(二) 建构主义理论构成要素 | 第18-19页 |
(三)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| 第19-20页 |
(四) 建构主义理论评析 | 第20页 |
二、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本质、主体、意义 | 第20-22页 |
(一)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本质 | 第21页 |
(二)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主体 | 第21-22页 |
(三)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意义 | 第22页 |
三、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联系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实证调研及案例分析 | 第24-40页 |
一、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调研情况综述 | 第24页 |
二、 教师职称、教龄、学历等因素问卷分析 | 第24-25页 |
(一) 教师职称结构 | 第24页 |
(二) 教师教龄结构 | 第24-25页 |
(三) 教师学历结构 | 第25页 |
(四) 教师专业结构 | 第25页 |
三、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5-29页 |
(一) 教师对教材“二次开发”了解情况统计分析 | 第25-26页 |
(二) 教师对教材“二次开发”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| 第26页 |
(三) 教师对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依据统计分析 | 第26-27页 |
(四) 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行为统计分析 | 第27页 |
(五) 教师对教材“二次开发”存在困难统计分析 | 第27-28页 |
(六) 教师对教材“二次开发”会给学生带来那些负面影响统计分析 | 第28-29页 |
四、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| 第29-33页 |
(一) 学生对教材使用频率统计分析 | 第29-30页 |
(二) 学生那种途径获得化学知识最多统计分析 | 第30页 |
(三) 学生对教师上课内容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(四) 学生对教师上课内容顺序调整统计分析 | 第31-32页 |
(五) 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评析统计分析 | 第32页 |
(六) 学生对教师在教材“二次开发”有那些期望调查 | 第32-33页 |
五、 案例分析 | 第33-40页 |
第四章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| 第40-44页 |
一、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(一)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(二) 学生方面存在问题 | 第41页 |
二、 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的相关建议 | 第41-44页 |
(一) 转变教师观念,强化课程教学意识 | 第41页 |
(二) 转变教材观念,开发课程资源 | 第41-42页 |
(三) 转变学生观念,唤醒学习主体意识 | 第42页 |
(四) 加强相关培训,提升教材开发水平 | 第42页 |
(五) 加强教育投入,改善教学条件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总结反思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A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| 第50-52页 |
附录 B 教师实施教材“二次开发”情况调查问卷 | 第52-55页 |
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