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图表目录 | 第8-10页 |
1 导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5页 |
1.3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2 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理论 | 第17-3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2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| 第19-22页 |
2.3 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: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 | 第22-25页 |
2.4 宏观审慎监管的方法及校对工具 | 第25-32页 |
3 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经验 | 第32-56页 |
3.1 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系统性风险 | 第32页 |
3.2 主要发达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| 第32-50页 |
3.2.1 美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| 第32-40页 |
3.2.2 英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| 第40-44页 |
3.2.3 欧盟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| 第44-50页 |
3.3 经验借鉴 | 第50-56页 |
4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| 第56-80页 |
4.1 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实践 | 第56-59页 |
4.1.1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-逆周期调控 | 第56页 |
4.1.2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累积-风险警示 | 第56-57页 |
4.1.3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-及时干预 | 第57-59页 |
4.2 时间维度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监管 | 第59-63页 |
4.2.1 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 | 第59-62页 |
4.2.2 相关的政策工具 | 第62-63页 |
4.3 横截面维度视角下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及监管 | 第63-75页 |
4.3.1 系统重要性银行 | 第63-65页 |
4.3.2 相关的政策工具 | 第65-75页 |
4.4 宏观审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| 第75-80页 |
5 加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建设的建议 | 第80-96页 |
5.1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相关政策 | 第80-91页 |
5.1.1 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选择 | 第80-81页 |
5.1.2 实施逆周期的监管措施 | 第81-83页 |
5.1.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| 第83页 |
5.1.4 建立基于宏观层面的信息化系统平台 | 第83-84页 |
5.1.5 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| 第84-87页 |
5.1.6 实施压力测试 | 第87-91页 |
5.2 其他政策建议 | 第91-96页 |
注释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