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研究--以“中粮屯河事件”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. 绪论第7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概念界定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理论回顾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创新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创新点第15-16页
2. 案例介绍——“中粮屯河事件”第16-20页
    2.1 事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事件经过第17-19页
    2.3 事件后续第19-20页
3. 案例分析第20-26页
    3.1 “中粮屯河事件”的过程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. 资金来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募集资金去向之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募集资金去向之二第22页
    3.2 中粮屯河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理财有优势,指引不完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营业务亏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专户银行与公司利益交换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管理层代理成本第24-26页
4.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一般情况及其影响第26-41页
    4.1 闲置资金投资方向的特征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投向多样,理财规模仅次存款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理财产品种类繁多,具有明显优势第28-29页
    4.2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特征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整体理财风格偏向稳健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多数公司成长性差、盈利能力弱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成长性差的公司风险偏好更激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盈利能力弱的公司风险偏好更保守第33页
    4.3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公司资源的浪费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损害投资者利益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造成股市资源配置功能扭曲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涉嫌与银行的利益交换第36页
    4.4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第39-41页
5. 案例启示及建议第41-45页
    5.1 解决问题的源头——公司内部修正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强化主营业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强理财的内部控制措施第42-43页
    5.2 外部监管——法律法规的完善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严管募集资金投向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细化可购产品的条件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附录第49-50页
后记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
下一篇: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--基于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视角